京都,中心广场。·9¢5~k¢a\n′s^h-u^.\c!o`m′
深秋罕见的阳光穿透了连日阴霾,慷慨地洒满大地,仿佛天地也在为这一刻欢庆。10月中旬的一天,京都中心广场变成了沸腾的海洋。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激昂的口号声、震天的锣鼓声、发自肺腑的欢呼声,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云霄的磅礴声浪。劫后余生的狂喜,对崭新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对力挽狂澜者的由衷感激,在这里毫无保留地宣泄着。
这是一场庆祝粉碎“西星”、重获新生的盛大集会。工人、农民、学生、军人、干部……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以及自发涌来的无数京都市民,将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兴奋和如释重负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空气仿佛都在燃烧,充满了重获生机的炽热。
当大会司仪以激动到微微颤抖的声音宣布:“现在,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敬爱的叶老帅!”时,整个广场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排山倒海般的声浪!
叶老帅的身影出现在主席台上。他身着朴素的元帅常服,身姿依旧挺拔如松,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带着沉稳与坚毅,目光扫视着下方无边无际的人潮。这一刻,他成为了亿万人目光唯一的焦点。
“叶帅威武!”
“向叶帅致敬!”
“感谢叶帅!”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最汹涌澎湃的海啸,一浪高过一浪,以最原始、最炽热的方式,表达着人民对这位在党和国家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老帅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沉的爱戴。这声浪穿透了广场,回荡在京都的每一条大街小巷,甚至传向更远的远方。无数人热泪盈眶,振臂高呼,仿佛要将心中积压了太久的阴郁和恐惧,在这震耳欲聋的欢呼中彻底驱散。
叶老帅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他不再是单纯的军事统帅或政治元老,他成为了人民心中真正的“定海神针”,是国家渡过惊涛骇浪、迎来新生的象征。他的名字,与这场伟大的胜利紧密相连,被赋予了近乎神圣的光环。
就在这京都广场声浪震天的同一时刻,数千公里之外,大陆的东南沿海。
没有万众瞩目的集会,没有震天的欢呼。只有低沉而雄浑的汽笛声,在略带咸腥的海风中鸣响。
广州,黄埔港。
上海,吴淞口。
庞大的码头区,一派紧张而有序的繁忙景象。?鸿?特′小/说-王¢ +追/罪+辛¨章?节_数艘万吨级的巨轮,船体上依稀可见被刻意淡化但仍能辨认出的特殊徽记(融合了南洋风格与象征丰饶的麦穗图案),正稳稳地靠泊在深水泊位上。它们的吃水线极深,昭示着船舱内满载着沉重的希望。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没有冗长的讲话。只有早己接到秘密指令、神情肃穆高效的港口负责人和装卸工人。巨大的龙门吊如同钢铁巨人般开始运转,粗壮的缆绳被解开,舱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麻袋——里面是金灿灿的粮食;是码放整齐、散发着冷气的冷藏集装箱——里面是冻肉;是标有红十字的箱子——里面是急需的药品;还有成捆的布匹、成箱的罐头、以及各种标注着基础工业品名称的木箱……
“快!动作快!按计划卸货,分门别类,清点入库!”现场指挥的声音短促有力。工人们沉默而迅速地投入工作,他们或许不完全知道这批物资的来源细节,但他们能感受到其分量。这沉默的装卸,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物资从巨轮上被高效地转运到早己准备好的火车车皮和重型卡车上。几乎在靠港的同时,严密的运输网络就己经启动。第一批满载粮食和药品的列车,如同生命的动脉,向着内陆、向着那些在过去的动荡中受到冲击、物资匮乏的地区疾驰而去。
京都,庆祝大会结束后。
喧嚣渐歇,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民众狂热的余温。叶老帅回到了他位于核心区域的办公室。窗外的天空,在经历了漫长的阴霾后,终于彻底放晴,呈现出一种澄澈的湛蓝。
一份标注着“绝密·特急”的文件,被机要秘书轻轻放在了他宽大的办公桌上。文件内容简洁却重若千钧:第一批代号“丰收”的物资,己于今日凌晨及上午,分别抵达黄埔港、吴淞口,并完成高效交接。首批救济粮及药品,正通过铁路专列,火速运往指定的几个困难省份和地区。随船抵达的,还有代号“启明”的技术资料包,内容涵盖急需的农业良种培育、基础工业设备维护及小型化肥厂建设等关键技术。
叶老帅拿起文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