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作镇定,但此刻声音也有些发颤的“物理阎王”张院士,指着屏幕上秦风那“匪夷所思”的测量动作,失声惊呼道,“他……他难道是想……是想用这种……这种简陋到令人发指的手段,去定量分析那个‘微型马赫环’的能量耗散和热力学特性吗?!”
“这……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旁边一位主攻等离子体物理和高温气体动力学的老教授,也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地说道,“那种微弱的温度变化,别说用这种普通的电子温度计了,就算是用最精密的热电偶或者红外热像仪,在没有进行严格校准和屏蔽干扰的情况下,也根本不可能测量得准确!他……他这是在……在‘盲人摸象’!不,是‘盲人摸黑洞’啊!”
然而,秦风接下来的动作,却更是让这些物理学界的大佬们,集体……怀疑人生!
只见秦风在用电子温度计(以及他那堪比“人体热成像仪”的【鹰眼级精密感知】能力)进行了一番“玄学测量”之后,又从实验台上拿起了一把……嗯,一把看起来像是用来给小学生削铅笔的……塑料直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他居然……他居然就那么大大咧咧地,将那把塑料直尺,凑近了那个散发着淡蓝色光晕的“微型马赫环”,开始……开始目测其直径、厚度、以及光晕的弥散范围?!
“噗——!!!”
监控室内,好几位平日里德高望重,不苟言笑的老教授,在看到秦风用塑料直尺去“测量”那个充满了“准黑科技”气息的“微型马赫环”时,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一口刚刚喝进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的八二年的珍藏版枸杞红枣桂圆莲子安神补脑益智养生茶,直接……喷了出来!
喷得满屏幕都是!
“他……他他他……他居然……居然用……用塑料直尺?!去……去测量那个……那个可能涉及到等离子体约束和激波压缩的……‘神迹’?!”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看起来仙风道骨,德高望重的院士,此刻也彻底失态了,他指着屏幕,手抖得像得了羊癫疯,声音都因为过度震惊而变得尖锐刺耳,活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这……这小子……他……他到底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还是在故意戏耍我们这些老家伙啊?!”另一位脾气比较火爆的教授,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爆炸,化作漫天物理公式”。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秦风明明已经创造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实验现象,为什么……为什么在数据记录这个环节,却又表现得如此……如此“不专业”,如此“儿戏”,如此……令人啼笑皆非?!
难道……难道他之前那些“神操作”,都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纯属运气?
就在所有人都对秦风这“返璞归真”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数据记录方式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开始产生一丝“不过如此”的轻视念头时——
秦风,却已经不紧不慢地,在他那本崭新的实验记录本上,写下了一连串……清晰、工整、却又充满了某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气息的……实验数据!
“微型马赫环稳定状态下核心区域直径:$3.2 \pm 0.1 毫米。” “光晕弥散层厚度:约 \0.5 \pm 0.05 毫米。” “核心区域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估算值,基于简化模型与间接测量):约 \1.2 \times 10^4 开尔文。” “边缘电火花放电频率(峰值):约 \2.5 \pm 0.3 千赫兹。” “装置输入功率:\12.5 \pm 0.2 瓦特。” “能量转换效率(初步估算,未考虑所有耗散):约 \0.8 \pm 0.1$ %。”
“……”
当这些数据,通过高倍率的监控摄像头,清晰地呈现在监控室内那些物理学界大佬们的眼前时——
整个监控室,再次陷入了一种……一种比之前更加恐怖,更加令人窒息的……绝对死寂!
如果说之前他们是被秦风的“神操作”给惊呆了,那么现在,他们就是被秦风这些……这些看似“随手拈来”,却又精准得令人发指的实验数据,给……彻底吓傻了!
“这……这……这不可能!”那位主攻等离子体物理的老教授,看着屏幕上秦风记录的那个“核心区域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约一点二乘以十的四次方开尔文”,声音都因为过度震惊而嘶哑变形了,“这个温度……这个温度已经足以让空气发生显着的电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