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衙门正堂内踱着步。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堂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陈旧案卷的气息。
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孙敬方才所说的每一句话,以及柳毅那石破天惊的“开海”之策。
松江府的复杂程度,远超他之前的预估。
这里不仅有官场上常见的明争暗斗,更有地方豪强、私枭巨舶、甚至可能与倭寇有所勾结的庞大黑色利益链条。
而他,一个初来乍到的通判,品级虽不算低,但在这等盘根错节的势力面前,却也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顶头上司知府魏起,虽然雷厉风行,但其真实的为官理念和行事底线,尚不明朗。
自己与他,究竟是能成为携手共进的同盟,还是会因政见不同而产生龌龊,都还是未知之数。
“看来,想要在这松江府站稳脚跟,并推行自己的一些想法,绝非易事啊。”
方进心中暗叹一声。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熟悉这里的一切,找到突破口,并争取到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那个柳毅,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此人对海事如此了解,又敢于首言,其背后或许真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能量。
但孙敬的刻意阻拦,也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在情况未明之前,他不会轻易表露自己对“开海”的真实态度。
正思忖间,方安从外面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叠整理好的文书。
“老爷,这是钱经历方才派人送来的,说是府衙各房的一些日常公文和近期需要通判衙门会签的呈报。”
方安将文书轻轻放在方进面前的桌案上。
方进点了点头,示意方安退下。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书,仔细翻阅起来。
这些大多是些州县上报的刑名案件复核、赋税征缴进度、以及一些地方工程的款项支用等琐碎事务。
虽然看似繁杂,却也能从中窥探到松江府日常运作的一些端倪。
他看得极为仔细,不时在一些关键之处用朱笔圈点,或是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问和批注。
不知不觉,己是日上中天。
午饭是方平从外面买来的简单食盒,方进草草用了几口,便又投入到浩如烟海的公文之中。
他深知,自己现在最缺乏的,便是对松江府具体情况的了解。
这些看似枯燥的文书,正是他快速掌握信息的最佳途径。
一下午的时间,方进几乎都沉浸在这些卷宗之中。
他发现,松江府的赋税收入,确实远超寻常州府,但其支出也同样惊人。
尤其是在海防和漕运两项上,每年投入的银两都是天文数字,但从卷宗上反映出的实际效果来看,却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海防线上,依旧时有倭寇袭扰的警报。
漕运方面,粮米损耗、船只失事、以及各种名目的“规费”支出,也屡见不鲜。
“看来,这水面之下的亏空,当真不小啊。”
方进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漕船修缮的支用账目,眉头紧锁。
账目上列出的各项开支,看似合理,但仔细推敲。
却能发现其中不少含糊不清、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