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日的席间,自然是少不了各种恰到好处的溢美之词和带着试探意味的拉拢与结交。+h.o/n\g+t-e~o¨w^d?.~c~o^m¢
知县黄大人红光满面,频频向方进敬酒,声音中充满了对这位青河骄子的赞赏和期许:“状元公啊,您可知晓,自您高中状元的消息传来,本县的读书风气为之一振!”
“多少顽劣的孩童都开始抱着书本苦读,以您为榜样啊!这便是教化之功,潜移默化,胜过下官百倍辛劳!”
他又转向一旁的陈老教諭,态度愈发恭敬:“陈老先生慧眼识珠,早年便看出状元公乃是栋梁之材,悉心指点,方有今日我青河之荣耀,学生敬陈老先生一杯!”
陈老教谕抚须而笑,眼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欣慰与自豪的光芒。
他颤巍巍地端起酒杯,对黄知县道:“黄大人此言,老夫愧不敢当啊!方进能有今日这般成就,皆是他自身天资过人,又肯下十数年如一日的苦功,方才换来的。”
“老夫当年,不过是恰逢其时,在他迷茫之际,略尽了些许为人师长的本分,点拨了几句罢了,实不敢居功。”
他转向方进,目光中充满了长辈对晚辈最真挚的期许与祝福,声音也带着几分激动:“方进啊,今日你身着状元袍,荣耀加身,老夫……老夫为你感到无比的骄傲!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荣耀,更是我青河县所有读书人的荣耀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更像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共勉:“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兰~兰~文¨穴¢ ?庚¨辛,嶵′快′”
“你如今身居高位,责任重大,老夫别无他求,只望你莫忘了今日的赤子之心,莫负了圣上的知遇之恩,也莫负了家乡父老的殷切期盼。”
“将你胸中所学,真正用之于国,用之于民,如此,方不负这状元之名,方不负这锦绣年华啊!”
他举起酒杯,对着方进,也对着在座的众人,朗声道:“今日,老夫以薄酒一杯,祝愿我青河麒麟儿,方状元,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也愿我大夏王朝,因有此等栋梁之才,而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方进连忙起身,神色肃然,双手恭敬地举起酒杯,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位长辈的真挚感激。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恳切:
“陈老先生肺腑之言,学生永世铭记!学生方进能有今日,站在这荣耀的堂前,不敢忘记当日之困顿。”
“犹记当年,学生九次不第,心灰意冷,前路渺茫,几乎断了科举之念。”
“正是陈老先生您,不以学生过往之败绩而轻视,反而慨然给予学生一个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更不吝赐教,将您珍藏的应试程墨赠予学生参详。¨x*s\c_m?s_w·.?c^o·m+”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自省与释然:“正是得了老先生所赠的那些程墨范文,学生方能有机会对照揣摩,反思己过,再结合自身所学,方才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应试之道,从而侥幸走到今日。”
“这份在学生科举之路几近断绝之时,老先生所给予的宝贵机会与无私帮助,犹如暗夜中的一豆灯火,虽不能照亮万里前程,却足以让学生看清脚下的道路,不至于彻底沉沦。”
“这份恩情,学生始终铭记于心,时刻不敢或忘!”
方进说到此处,语气诚挚,再次举杯,对着陈老教谕深深一揖:
“请老先生放心,学生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将今日所得化为他日勤政爱民的动力,以不负老先生当日的期许与厚爱,亦不负圣上知遇之恩,家乡养育之情!”
他一连敬了陈老教谕三杯酒,言辞恳切,发自肺腑。
那份对长辈在关键时刻给予机会和资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让在座的宾客感受到了这位新科状元知恩图报的品格。
知县黄大人以及其他士绅名流,看着眼前这一幕,也都暗自点头。
这位方状元,既有冲天之才,又不失赤子之心,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陈老教谕亦是老怀大慰,连连点头,眼角带着欣慰的笑意。
他扶起方进,朗声笑道:“好!好啊!你能有这份心,老夫便知足了!你能有今日之成就,主要还是你自身争气,悟性过人,老夫不过是顺水推舟,略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
“今日你能鱼跃龙门,名魁天下,老夫与有荣焉!来,我们共饮此杯,祝你未来前程远大,不负生平所学!”
知县黄大人见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