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我,科举状元郎,光宗耀祖 > 第31章 院试开考

第31章 院试开考

江南府的秋意,随着院试的临近,似乎也染上了一层凝重的色彩。_卡!卡·小.税,王\ -首`发.

街头巷尾关于府试成绩的议论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到来的院试的种种猜测和对主考学政大人喜好的揣摩。

对于所有通过府试的童生而言,这最后一道关卡,既是荣耀的顶点近在咫尺,也是功败垂成的悬崖边缘。

文源客栈内,更是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的寂静。

大部分考生都己进入了最后的闭关状态,房门紧闭,灯火长明。

偶尔有人在走廊相遇,也只是匆匆点头,眼神中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紧张。

方进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他谢绝了所有的访客和应酬,包括周文轩的切磋邀请,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进行着高强度的复习和模拟。

他将陈老教谕的指点奉为圭臬,反复研读《春秋》三传和程朱理学的精要,力求在经义理解上达到更深的层次。

他将自己过去所写的八股文稿全部翻出,以宗学政喜好的“质朴”、“风骨”为标准,进行逐一的审视和修改,删繁就简,锤炼语言,力求每一句都言之有物,掷地有声。

策论的练习更是重中之重。,求\书\帮? ^冕/废_岳~黩¢

他搜集了近年来江南地区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水旱灾情、漕运梗阻、流民安置等,结合自己之前的观察和思考,模拟学政大人可能出的题目,反复撰写,不断完善。

他深知,这或许是自己能否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给宗学政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

这段时间,方进几乎是废寝忘食。

每日只睡三西个时辰,其余时间全部用在了读书、写作和思考上。

他整个人都清瘦了一圈,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和锐利,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他知道,这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战,他必须倾尽全力,不留遗憾。

终于,院试开考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天还未亮,整个府城就己经笼罩在一片肃穆庄重的氛围之中。

通往贡院的道路实行了管制,只有持凭引的考生和少数随行人员才能进入。

贡院门口更是戒备森严,手持水火棍和腰刀的衙役兵丁排成了人墙,将所有闲杂人等都隔绝在外。

与县试、府试放榜时的喧嚣热闹截然不同,院试考场外显得异常安静,只有考生们紧张的呼吸声和偶尔响起的吏役点名声。′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每个考生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肃穆。

他们知道,这一场考试,将真正决定他们的命运。

方进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儒衫,背着考篮,随着人流缓缓步入贡院。

他心中虽然也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决绝和自信。

点名、搜检的过程比府试更加严格细致。

兵丁们目光锐利,对每个考生都进行了极其仔细的检查。

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连发髻都要解开查看,砚台也要用特制的工具探查是否夹带。

方进坦然接受检查,心中一片坦荡。

进入贡院,找到自己的号舍。

还是那方狭小的天地,但方进的心境却己截然不同。

他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和紧张的童生,而是一个经历了县试案首、府试第三的“老手”。

一个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晰认知、对胜利充满渴望的战士。

他熟练地整理好号舍,铺开笔墨纸砚,闭目凝神,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巅峰。

随着钟声响起,主考官宗学政大人,在知府和府学教授等官员的陪同下,缓步进入考场。

宗学政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颌下留着三缕清须,身穿绯红色的学政官袍,虽然不苟言笑,但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学者气度和威严。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数千名低头肃立的考生,仿佛能洞穿人心。

宣读考场纪律、发放试卷……

一切程序都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方进拿到试卷,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第一场的题目上。

第一场,帖经、墨义。

题目果然如传闻中那般刁钻冷僻,不仅考察对经文原文的记忆,更侧重于对字句训肫、义理辨析的考察,甚至还有几题出自一些较为冷僻的注疏。

这对于那些只读通行注本、不求甚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