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我,科举状元郎,光宗耀祖 > 第24章 交友同年

第24章 交友同年

在文源客栈安顿下来的最初几日,方进谢绝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和打扰,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最后的备考冲刺之中。~咸·鱼^墈*书?蛧~ ·嶵_欣^漳^踕,埂`新?快,

府城不比县城,这里的客栈虽然相对清静,但依旧人来人往,各种声音嘈杂。

他必须以更强的定力,排除干扰,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他仔细研读了府试的规程和注意事项,了解到府试不仅对西书的要求更深,五经的比重也会加大,而且极有可能开始出现策论的雏形。

通常是针对本府或本县某些具体事务的“策问”,考察考生的实际见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让方进更加明确了自己温习的重点。

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精读五经,尤其是《春秋》和《礼记》,这两部经典不仅义理深奥,而且与现实政治、礼仪制度关联紧密,常常是府试乃至更高层级考试的出题重点。

他还将自己之前誊抄县衙档案时了解到的青河县乃至江南府的一些情况,结合儒家经典进行了思考,尝试着草拟了几篇针对民生、吏治、水利等方面的简短策论。

当然,八股文的基本功他也丝毫没有放松。

他每日坚持练习,力求在法度之内做到更加圆融、精妙,避免出现县试时可能还存在的匠气。·幻?想-姬+ /首·发^

他知道,无论策论多么出彩,八股文始终是科举考试的根基,是评判优劣的首要标准。

除了埋头苦读,他也会在清晨或傍晚,趁着人少的时候,到客栈附近走走,熟悉一下府城的环境。

府城不愧是江南首府,单是书铺的数量和规模就远非青河县可比。

各种经史子集、名家注疏、乃至一些市面上流传的“时文”(近期科举考试的范文)应有尽有。

方进流连于这些书铺之中,虽然岳父给的钱他并不打算乱花。

但仅仅是翻阅浏览,也让他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他也留意观察着客栈里其他的考生。

文源客栈因为离贡院近,又相对清静,吸引了不少前来应试的学子。

这些人来自江南府下辖的各个县,口音各异,气质也不同。

有的神色匆匆,埋头苦读。

有的则呼朋引伴,高谈阔论。

还有的则显得胸有成竹,气定神闲。

方进注意到,隔壁院子住着的那几位考生,似乎颇为活跃。

他们衣着光鲜,谈吐之间也常常引经据典,显得颇有才学。

只是眉宇间,总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优越感和倨傲之气。?看+书_君+ _首!发+

他们常常在院子里或者客栈大堂聚会,点评诗文,议论时事,声音也比较大,偶尔会对方进这种独来独往、衣着朴素的考生投来审视的目光。

方进对此并不在意,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他知道,科举考场,终究还是要靠真才实学说话。

这天下午,方进正在房间里温书,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方进放下书卷。

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穿着半旧蓝色襕衫、面容清秀、气质儒雅的年轻书生。

这书生看起来与方进年龄相仿,虽然衣着普通,但眼神明亮,举止从容有礼。

“冒昧打扰,请问可是青河县的方案首当面?”那书生拱手问道,声音温和。

方进连忙起身还礼:“不敢当,在下正是方进。不知兄台是?”

那书生微微一笑:“在下常山县周文轩,亦是此次前来参加府试的考生。前几日便听闻方案首也下榻此间,只是见方兄潜心攻读,未敢打扰。”

“今日冒昧前来,还望方兄海涵。”

方进心中一动。

常山县也是江南府下辖的大县,文风素来不错。

这位周文轩看起来气度不凡,应该也是有些才学的。

而且他言辞谦和,态度真诚,让方进颇有好感。

“原来是周兄,幸会幸会!”

方进热情地将周文轩让进屋内,“周兄太客气了,请坐。”

“在下初到府城,人生地不熟,正想结识几位同年,只是苦于无人引荐。”

两人分宾主落座,方进为周文轩倒了杯粗茶。

“方兄不必客气。”

周文轩接过茶杯,笑道,“方兄以县试案首之名,早己名动府城士林,何愁无人结识?”

“只是方兄似乎更喜清静,潜心治学,倒是让在下颇为佩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