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我,科举状元郎,光宗耀祖 > 第15章 县试再临,胸有成竹

第15章 县试再临,胸有成竹

方进拿到考卷,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题目上。

第一场考的是帖经和墨义,主要是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相当于填空和默写。

这对方进来说并不算难,融合的记忆加上这段时间的温习,让他能够准确地写出大部分答案。

真正的重头戏是第二场和第三场的八股文。

第二场的题目出自《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看到这个题目,方进心中微微一笑。

这个题目相对常见,也比较正统,不容易写偏,但也正因为如此,想要写出彩,更需要功力。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眼睛,脑海中迅速回忆着陈老教谕的教诲和那些范文的精髓。

他开始构思文章的结构,斟酌破题的角度,思考如何既能阐明“义利之辨”的圣人教诲,又能于细微处展现自己的见解,做到“稳中求新”。

片刻之后,他胸有成竹。

他提起那支岳父“倾家”买来的紫毫小楷,蘸饱了墨汁,开始在洁白的宣纸上落笔。

“圣人之教,辨义利为先务……”

他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字迹工整,笔力沉稳。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八股的法度进行,但又不像他最初练习时那般死板僵化。

他在关键的转折处,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精炼的词语。

在阐述义理时,引用了恰当而不过于生僻的典故。

在股对部分,更是力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且寓意深远。

他不再刻意回避“灵光”,而是将其小心翼翼地包裹在“代圣人立言”的外衣之下,使其既符合规范,又能隐隐透出新意。

整个写作过程,他心无旁骛,文思泉涌,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那支昂贵的毛笔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将他胸中的丘壑与腹中的经纶,一点点地倾泻在纸上。

当最后一笔落下,完成束股时,窗外的天色己经有些昏暗了。

方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仔细地将墨迹吹干,又通读了一遍,确认没有明显的错漏和涂改之处。

他看着自己写下的这篇八股文,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意和自信。

这绝对是他写得最好、最有把握的一篇文章!

他小心翼翼地将考卷折好,放回考篮。

接下来的第三场考试,题目出自《孟子》,难度稍大一些,但方进依旧沉着应对,运用同样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文章。

当三场考试全部结束,交完考卷,走出考棚的那一刻。

方进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他却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舒畅。

他知道,自己己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了。

但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预感:这一次,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他方进,沉寂了九年的命运,或许真的要从这一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