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关东军是精锐的培养地,现在的日本陆军中还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从关东军中出来的肯定是精锐。
在关东军中,有很多老兵都是参军了十几年的老兵,这样的老兵即使是他们的长官也要非常的尊重,因为这是绝对的老资历。
这些老资历的老兵从关东军中被抽调出来,被送到各个部队成为小队长一类的军官。
不要看小队长这样的地位好像有些低,但是其实这样的基层军官才是保证日军中士兵战斗力的最主要原因。
关东军原本全都是老兵,而且这种老兵的精锐是在不断的积累的。
但是这一切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变成了另一种情况。
在关东军中,老兵的比例是在不断的下降的。
首先是那些非常有战斗力的老兵被送去战斗的前线,去承担最艰巨的任务。
因为有这些老兵的存在,日军在前期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达成了非常震惊的战损比。
但是有相当的老兵在淞沪会战的时候被消灭,剩下的那些老兵也在一路的战斗中被不断的消灭。
为了维持战线的推进速度,军部不得不将更多的老兵从关东军中抽调出来,结果就是这些老兵自然也是全都死在战场上。
日军体系的构建者是相当有水平的,他希望借助关东军这个平台,不断的培养至少有五年以上从军经验的士兵。
然后将这些士兵从关东军中抽调出来,让他们充当其他部队的基层军官,同时以战代练,不断的利用战争来培养更多的熟练士兵。
但是这种计划永远是赶不上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