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深秋山顶风微凉 > 第423章 淡化

第423章 淡化

从y城回家的路上,老妈问了我两次毕业后想做什么。~x!t¨x′x-s′.~c^o,m*

我本来不想回答,因为我还没考虑好。

但当她若无其事地跟我聊起自费大学的事后,我想了想,跟她说如果不行,我考虑毕业后跟我老叔“混”一阵子。

我嘴上虽然这么回答,但其实是敷衍。因为我确实没考虑好。首先,我不太喜欢在家里的酒店工作。至于我说去老叔那,是因为我重生前就这么干过;我这么回答,老妈会同意,而且不会多想。

果然,她听了觉得不错,马上转换话题,告诉我医药超市最近生意很好,她已经考虑开分店的事了。但现在这家是靠合作关系才开起来的,如果要自己家全权负责的话,已经可以着手选址开下一家了。

她说的我懂。自己家开的话,有些问题能够提前考虑,包括资金和收益,其中最大的变数是市场波动。但和别人一起的话,就还有别的需要考虑,比如现在合作时间太短,她担心有些问题还没暴露出来,比如董姝予她爸是否会有其他想法。

我思索了一下重生前对董姝予父亲的了解,虽然不多,但印象中他人品还是不错的。.d+a.s!u-a?n·w/a/n!g+.\n`e_t¨不过人是会变的。董姝予曾跟我聊过,她爸曾后悔过2010年之前没利用身边的关系做点什么。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医药相关的内容和相关政策,发觉许多细节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不过既然董姝予当时提到她爸后悔的是2010年之前,说明2010年之前都可行。至于2010年之后为什么不行,能很简单地倒推——最大可能是许可证审批权上收。

另外,结合后世网络的发展速度和电商的兴起,还有可能是互联网药品交易导致审批难度更高,毕竟医药不是儿戏。

当然也有另外的可能,比如董父的关系网断了。这个没法探讨具体原因,可能是人员调任,也可能是有人下马,或者人情淡了——当然,人情淡了往往是董父自身价值下降,所以说不上话了。

这些细节没有深究的意义,但至少我知道2010年之后,在医药超市资质方面将难以再获得董父帮助就行了,而且这个时间点可能还要提前......

我想了下o2o药房的可行性,再看看自己手中的手机,最后还是否决了这个太超前的想法,直接跟老妈简单聊了聊自己的想法——抓紧扩张,选址。+w.a*n^b~e¨n?.^o*r+g.只要位置选的合理,医药超市不存在大赔的概率。

最后我跟老妈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我告诉她,董叔的关系是核心且有时效性的资产,不要过分考虑单店利润,建议她在2007年年底之前至少再开3-5家同规模的店进行“跑马圈地”。至于董父那边,我提议新店均以这家合资公司名义开设......最后,我连一些对于老妈来说偏遥远的设想都说了......

大概我说的太深奥了,最后说得老妈越来越困惑。

她问我关于用药店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性贷款或抵押贷款、利用杠杆获得大笔资金用于投资之类的想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不以为意地回答:“基于现状,大胆设想。”

老妈呆愣了半晌才调侃:“儿子,你刚才说的时候表情太平静。你应该搭配点表情,那就更像你爸喝多之后跟他朋友吹牛时候的样了!”

随后,老妈很平淡地说我的想法太离谱。她提醒我,她和我爸现在的想法属于稳中求胜,不求以后多有钱,能维持家里生意不倒就很知足,剩下的就是在有限能力下多挣一点。

但她没完全否定我的想法,只是说我的想法太冒险,虽然听起来有理有据,她也不能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路,但听着就不靠谱。不过她说她理解,因为她和我爸二十多岁左右的时候想的比我还天马行空,也不缺乏冒险精神,只是随着年纪大了,更喜欢保守一点......

我听完没再多说。我知道这是观念问题。我把后世的观念挪到现在,老妈一听就觉得可行才怪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我说的内容在实操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一些我现在可能想不到的困难,但并非不能操作。只是对于她来说,她能接受把医药超市扩张,能接受以合资公司名义开设新店,但她听不懂我为什么要提议向银行申请经营性贷款或抵押贷款,更不明白杠杆——那是她的思维盲区。她不碰这个,甚至这几年都挺挣钱的炒股她也不碰,因为她觉得有风险。她认知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