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不清楚对方是不是故意,但我确实听到了。
当时我觉得对方是无心的,因为我正从厕所回来,对方也没看到我。他们三个确实提到了这个词汇。
但因为无法确认是不是说我,加上不想无事生非,我也就没当回事。
但随着和室友关系回暖,付哲还是跟我‘告了密’:说班里也有人这么说,而且我不在时他们不避讳点我名调侃。
我最近药虽然减量了,但并没停,而且我也没避着室友偷偷吃,因为我觉得这种事不需要遮掩,越遮掩越引人好奇,进而猜疑。
其实从重生视角来看,我虽然不太喜欢后世的社会风气,但从接受度来说,后世对心理疾病的观感倒是比现在好得多,至少听说“抑郁症、认知障碍、情感疏离”不会直接挂钩到“精神病”上。
我也从来没认为自己是精神病!
我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是否正确,但理智告诉我要遏制一下。
嘴长在别人身上我管不了,但我觉得应该让他们知道有些话不能当着我的面说。哪怕被我撞见也是对方的错误。
对于我来说,想找机会并不难,毕竟我有室友。
一天中午,再次接到付哲告密后,正在寝室午休的我,直接返回班里,把那个一脸懵逼的同班男生拽着脖领子拎到楼道,毫不客气一顿拳脚,对方全程连手都没还。
我打完毫无顾忌,又把他拎回班里,当着班里其他同学的面直接告诉这个男生:有事或者觉得我有问题直接当我面说,背后再bb被我知道我会追究。
临走前我回头看了看他。
看着他涨红脸一脸愤恨但连手都不敢还的表情,我不太理解。他长得瘦不拉几的,不还手倒是挺理智,至少能让我揍他时能克制不下狠手。
但他没脑子么?难道不知道我并不是软柿子?别说是这么瘦的,哪怕宋光磊那样的,就算打不过我也不会忍着,毕竟人善被人欺的道理我可比在校学生懂。
这事随后怎么传的我没理会,反正我知道议论和流言虽然不会终止,但会克制。
事实证明,我想的也没错,至少他们再调侃这事不会大声了。也知道避着人了。
这结果我很满意。
……
这事后来我妈说老师给她打电话了。我妈来了,不仅事情不了了之,而且我听说我妈把班主任骂了。具体什么情况我没问,反正我觉得这种情况如果不遏制,我担心会有问题。
这事我没隐瞒刘医生,我以为刘医生会说一些符合他职业,那种劝导我要理智对待这种事的话。
但意外的是他没有,反而最后说了句:“你有底层的生存智慧,尽量克制就好。”
直到后来再次复诊时,刘医生才无奈跟我说,他其实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尤其是在校学生,旁人大多不能理解,疏远都算正常;但流言蜚语会让不少正在恢复的患者再次自闭,这是现在社会的现实,不好处理。
然后再次感叹我的恢复速度,甚至主动调侃说:“我自己一直挺自信的,对自己的心理学水平自信,对专业能力也自信,可你这过快的恢复速度,倒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水平了。”
————
<晚上和朋友吃饭,提前更。如果回来早就再更一章,要是喝多就不更了。
喝多的面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