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皱眉,询问:“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刘医生马上接口:“没事啊,你继续说!”
看着他眼里的鼓励,我挠了挠头,继续说道:“我保证跟您沟通时候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主要我觉得这样我妈来回太辛苦,而且这个来回的成本明显太高了,我倒不是不信任您的能力,我很相信您,主要是我觉得我妈这样很辛苦!”
刘医生点头:“好啊,我也觉得可以!”
我:“......”
说实话,我没想到得到的是这个答案,莫名有种不现实感,但我没解离的感觉啊!
哪知道刘医生似乎看出我的不信,很认真点头,再次确认道:“确实,我觉得你说的很合理,你这个提议很不错。”这一刻我真想伸手摸摸他额头,看看他有没有在发烧!
然后就看到刘医生微笑对我妈说:“比我想象的快,先尝试。如果效果不好的话那您再跑几趟?”
老妈点头说没事。
我再次茫然。
回去的路上,老妈明显心情极好,我隐隐有些反感他俩当着我面打哑谜。
不知道是不是我表情太明显,老妈看着我抿嘴笑了笑,宽慰我:“没事,有些费用现在避免不了。”
我挑眉问:“你们早就考虑好的调整复诊频率?”
老妈看了看我,摇头,诚恳地说道:“没有!最开始计划持续一个月左右每周两次频率,然后再考虑拉长间隔。”
我皱眉,不解道:“那说改就改了?”
老妈沉吟了半晌才回答:“刘医生…他其实一直在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我俩聊过你质疑来回成本和影响你上课时间的可能,我觉得你一开始就会提,但他说你现在不会提的可能性很大,他分析最大可能是来回往返三到四次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影响你作息的原因提出抗议……”
她想了想,补了句:“妈其实来回多跑几次花的也是你的认知康复训练费,反正这么一安慰自己,钱花得一点不心疼~”
我刚要开口提醒还有时间成本,却立刻闭上了嘴 —— 道理是一样的,就当是陪我进行认知训练了。看着她脸上欣然的表情,我彻底明白了他俩在引导什么了。而且,哪怕我现在提出的想法会打乱他们计划内的节奏,他们也会立即调整。
我隐隐觉得他们好像在引导我自己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