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686章 郑和

第686章 郑和

随着话音落下,两名扶着腰刀的锦衣卫掀开帘子,拥着一位衣着锦绣、身材高大,肤色火红,走路像鹤的锦衣卫走了进来。+求.书?帮? .首^发_

“在下陆炳,添为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拱手说道“自从张先生离开家开始,我们的锦衣卫便跟了您一路,顺便帮您解决了一下小麻烦。”

“小麻烦?”

张玄素抚须不语,他总觉得这一路上太过顺利了,本以为是河北被廓清过一次以后,仅剩的余孽就像是阴沟里面的老鼠一样,喘气都害怕被发现,所以根本不敢出来做些什么。

或者说是他那个游侠弟子,确实有能力。

如今看来,分明是有人帮他解决了沿路上的一些麻烦,才让他们的行径如此顺利。

“真是好手段啊。”

张玄素赞叹道:“我也知道为什么孔兄说我想的太悲观了,以你们这样的手段,就河北那些见不得阳光的家伙,又如何和你们抗衡?”

虽然见不得阳光,但是估计他们很快就能见到杨广了,当然肯定不是在阳光底下。

“两位先生容禀,陛下本已闻张先生抵洛阳的消息之讯,然就在即将动身之际,却为泉州开海事缠住了,实难分身,还望先生谅解。?c¨h`a_n~g′k′s¢.+c~o/m_”

陆炳敛衽跪坐于张玄素与孔颖达下首一侧:“两位先生皆乃国朝柱石,当深知开海通商,乃陛下钦定之国策,朝廷首务重策之一。

其紧要利害程度,便是隶属于皇家的商队,都因为驻扎在了泉州所属的东南方向调配物资,以待通航。”

言毕,陆炳从容落座。

同时,两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力士,步履无声地抬入一张乌木矮几,轻稳置于陆炳身前,旋即,其中一人手法娴熟地烹水、碾茶、注盏,奉上清茗,而后与同伴肃然趋退。

而随侍张玄素和孔颖达身边的弟子和子侄看着鼎鼎大名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也是很知趣的随着两位锦衣卫力士退了出来。

随着扶着腰间宝剑的锦衣卫放下帘子,小房间立马变成了洽谈的上好地方。

“你们,真的跟了我们一路?”郭善爱看着眼前的锦衣卫,言语间开始怀疑人生了。

他虽然在河北,但也听说过近些年声名鹊起的锦衣卫,但在他眼中,所谓的锦衣卫的威名,不过是大家天生对官府感到畏惧,所以对于能够将那些贪官污吏缉拿归案的锦衣卫蒙上了滤镜罢了。?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

要说江湖事,这些朝廷鹰犬,哪里有他们这些游侠消息精通。

“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情。”

左侧扶剑的锦衣卫瞥了郭善爱一眼,冷冷的说道:“下方有空桌,可供几位稍作歇息,等我们家指挥使谈完事情,自会有人通知你们。”

“你...”

吃瘪的郭善爱看了看锦衣卫腰间的宝剑,也不敢说什么,只是随着沉默寡言的李栖筠一起离开了。

.............

“郑和啊,我原本还有着很多话想要和你说,夏元吉估计也是,但时间不等人啊,泉州离洛阳太远了,如今我也不知道泉州那边的进程如何了。”李承乾拍了拍郑和的肩膀,将对方拍了一个踉跄:“大唐的航海业,没有前人的肩膀可以踩,所以只能自己做巨人,才能够看的更远。”

“不过有你在,大唐成为巨人的路程,会好走很多。”

郑和,何许人也?

别名三宝太监,是成祖麾下最得用的海军大将,曾统率水手、军卒、医官、买办等约两万人,分乘宝船百余艘七下西洋。

航行岁月足足有28年,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的人,是名副其实的航海活地图。

虽然说,明朝和唐朝的水文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郑和管理船队的经验是通用的,能够管理好上百艘宝船航行途中不出现事故的能力,强悍到难以想象。

如今的大唐,最缺的就是郑和这类的航海方面的人才。

因为培养一个航海方面人才的沉没成本,要比培养一个骑兵将领或者步兵将领成本大得多。

“虽然我不知道陛下为何如此的信任我,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至于夏元吉。”郑和洒脱道:“等我下次回来,再见,也来得及。”

“好,要的就是这股精神气。”

看着郑和自信的模样,李承乾很满意。

不愧是他呀!避暑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