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
日不落国、毛熊国、高卢国、自由国、荷兰、斗牛国等八个国家的使臣和载垣碰面。
“众使臣,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想请你们帮帮大清,只要你们肯帮忙,大清必定重酬。”
载垣无奈地说道。
“你先谈谈要我们怎么帮,我们都是商人,无利不起早,要我们帮也可以,但是条件得谈好。”
日不落国使臣首发发话。
“我希望你们能派兵协助我大清攻打明帝国,只要把明帝国灭了,我们愿意出你们的军费。”
载垣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也想从中狠狠地捞一笔。
“军费要按1万兵支付一千万两白银来算,而且,我们还要战后的地盘。”
高卢国使臣说道,高卢国和米字国关系并不好,这次是因为共同的利益在坐在一个桌子上。
“这个条件我们也可以接受!”
斗牛国使臣说道。
这笔买卖也确实划算,他们大多数都以为,大明和大清的实力差不多,这次去还能再勒索一下。
其余使臣纷纷响应。
载垣听道这个条件后,脸色惨白,江南税收交不上来,现在大清已是入不敷出,国库的现银估计还不够两千万两白银。
“你们愿意出多少军队!”
载垣脸上都在冒汗。
“我们愿意每个国家领一万兵,这样的八万大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抵抗住!”
高卢国使臣自信满满地说道。
日不落国的使臣一直没敢怎么说话,因为他们是了解大明的实力的,这件事,他们只想从中捞点好处,并不想真的和大明动刀枪。
“好的,你们要的军费我们可以出,只是,地盘的话得把明帝国灭了再说!”
道光也提前把可以接受的条件告诉了载垣,道光预计的费用是五千万两白银,底线是八千万两白银。
“成交!我们的军队四个月后就能抵达!”
众使臣纷纷承诺。
至于道光要从哪里拿这么多钱,很简单,那就是增加百姓税负,他清楚,这些列强不会灭了大清,他们只会不断勒索,而大明,那是死敌,真会把大清吃了。
而在应天府内,朱由复和众将领在筹备一件大事。
“大明要培养军事人才,就必须要建立新式的军人学校,不然,士兵连兵马都摸不懂,就更别说战术了。”
朱由复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震惊,尤其是林则徐,建立华夏新式军校是他一直的理想,他早就想好了应该怎么建这个军校。
“禀皇上,臣愿意领这个重任!”
林则徐脱口而出。
“林都督,那我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你,到时候我们全部将领都要去应天军校里面讲课,连长及以上的军官必须要去军校上课。”
朱由复严肃地说道。
“臣领命,臣定在一个月内完成应天军校的组建。”
林则徐十分激动,拱手说道。
“这么快?此话当真?”
朱由复也被这个速度震惊了。
“当真!”
林则徐为了节省时间和工程,在一所大学堂的旧址上建立应天军校,这所大学堂曾经培养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如今将成为培养新式军人的摇篮。
朱由复在应天军校门口亲手提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笔力遒劲,寓意深远。
他希望每一个走进这所军校的人,都能够铭记这四个字,为大明和百姓奉献自己的力量。
应天军校将由朱由复担任校长,林则徐、左宗棠、冯子材等将领担任副校长,只要进校,学费全免,还管吃住。
消息传出后,大明子民都沸腾了,有家国情怀的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加应天军校的入学考试,希望能够成为新式军校的一员。
在应天军校开学典礼上,朱由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各位同学,回望历史长河,军事学府始终是国家力量的重要支柱,大明有新军就必然要有新式学府。”
“真正的强大并非来源于武器的先进,而是源于思想的先进。大明新军要牢记,大明军队是百姓的军队,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个初心。”
“华夏正处于危难之际,我辈当自强,为华夏崛起而奋斗终身!”
……
朱由复的话语铿锵有力,深深地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