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从大亨到帝王 > 第二十五章 峰回路转

第二十五章 峰回路转

童知府、刘岳等人本就担心省府此次派人下来是在夺权,但大势不可逆,表面上热情和欢迎,但心里则是警惕和防备。

这时李三通把话挑开,不管他们原本心思如何,此刻都要站在同一条线上抗衡省府的压力。

参加会议的几人都把目光看向省府代表,看他们怎么回答。

戴平和何同勋对视一眼,戴平缓缓开口道:“李先生多虑了,省府此举只是为了确保滨州的新政府能够顺利组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纷争和混乱。”

“那两位代表大人对我们滨州起义军有何态度。?”李三通继续追问。

戴平沉吟片刻,道:“我们对所有支持军政府,愿意投效的人都是欢迎的。不过,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也需要看各人的能力和表现。”

李三通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回答。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表现出太多的不满和敌意,否则只会让局面更加复杂。

接下来的会议中,李三通一直保持沉默,只是偶尔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他展现实力的时候,他需要耐心等待机会。

几天后,省城派来的两个代表开始着手组织新政府的工作。

依照昌武军政府和各独立省份的模式,设督府一名,管理滨州军政大务,下设各级职能官员协助督府处理事务;另设议会,成员11名,负责监督督府的政令。

童知府看到省府代表对李三通很冷淡,内心窃喜,自认是督府的不二人选。

他努力奔走,尽力协助,短短两三天,滨州军政府的组建已颇见成效。

李三通虽然被排除在外,但他并没有放弃。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新政府的情况,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实力,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天下局势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穷途末路的金廷眼看江山即将不保,无奈之下请出已经退隐的大金名将石元凯。

石元凯,南河人氏,出生于官宦世家。叔祖官至西粤总督,父亲也有同知的告身。

石元凯十八投军,从把总开始做起,历任游击,参将,总兵,战功显赫,功绩无数,一手训练出名震天下的北衙精兵。

他很受当时的摄政大臣章礼洪的看重。不过在章礼洪过世后,他的门生故旧被政敌疯狂打压,石元凯也受到牵连,以壮年之身被迫归隐。

现在他被金廷以“三拒三迎”的莫大礼节恭请出山,可见金廷真的急了。

石元凯不愧是名将,北衙精兵也不负盛名,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攻陷了汉江,进逼昌武。

昌武军政府在大统领陈稼轩的统率下奋力反击,结果大败,陈稼轩率败军退守昌武,

受此消息影响,金军声威大振,四处出击。尤以石元凯麾下的龙,虎,豹三杰兵锋最盛。

龙将王冠珍进击苏江,苏江督军李作栋不战而逃,王冠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苏江。

虎将段启瑞也攻破了巴川,进逼渝庆。

豹将冯华璋更是率部横扫浙水,一路打到了省城安临。

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金廷就收复了苏江,巴川,浙水三省以及北鄂大部分地域。

这一消息给各独立省份予以沉重一击,一些在军政府成立时失势的势力见金廷声势大涨,顿时起了投降归附的心思。

一时间起义军的声威跌至低谷,对南湘军政府冲击最大,也最有威胁的是西赣总兵董世杰部。董世杰见金廷形式大好,也起了立功的心思,起兵进逼北湘重镇横阳,一时间北湘道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省城的陈大督军和郭副督军便顾不上染指滨州府,思虑再三,决定撤回两位代表。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省府在滨州的夺权行为,在北湘道其他府县激起一片反对之声。

已经有好几个府县已经悄然联合起来,准备应对省府的欺压。

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为了不激化矛盾,只能忍痛终止在滨州府的行为。

在两位代表回省城的前夜,戴平约见了李三通。

两人一见面,戴平就拱手道:“三通兄,此次省府在滨州府的行动,是有人刻意针对你的所为,绝非省府本意。尚有冒犯之处,还请三通兄不要放在心上。”

李三通故作被吓了一跳,惊怒道:“小弟一心只为起义军大业,忠于军政府,如此行事竟然还遭人嫉恨,戴兄,敢问针对小弟的是何人。”

戴平微微一笑,“陈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