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因为兴趣,因为我从小时候开始的对日本的兴趣。而那份兴趣的源头,就是那句和歌,就是小时候的我想要写的那本改变今川义元命运的。
如果只是为了学业,只是为了成功,只是为了以后能够出人头地,我当时就去交大学理工了。爸妈也不用在和亲戚说“儿子学文了”之后被诧异地问“成绩挺好的怎么学文了”,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以后学文了不好找工作。我之所以改了志愿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吗?如果现在为了学业和成功把兴趣抛弃了,这十年来的努力又算什么呢?只会让当年那个在课堂上悄悄写大纲、在图书馆里借电脑写的自己感到讽刺罢了。
于是我选择了继续坚持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哪怕学业再苦再累,也不能弃坑。想通了这一点后,我仿佛“顿悟”了一般。在那之后,写得也更顺利了,学业和也得以兼顾了。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和问起的同学们承认我在写,而不是藏着掖着不敢给大家看。
·
四、为什么不签约、不上架、不收费
爸妈也好,同学也好,读者也好,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不签约上架也不收费,写了这么多都是免费的,纯用爱发电。一个原因是签约的合同实在是太麻烦了,看的都头疼,懒得研究;再加上如果签约收费了,我的心理负担就重了,写得烂了被喷了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心安理得地说一句“反正我没收钱”了。
另一个原因是,我在这部里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了。如果收钱的话,就感觉他变得有些不纯粹了,而成为了一种商业行为。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名《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里的“常磐红叶”,取自我小时候意外搜到的那句和歌“心似红叶染神榭,常磐秋色契君心”。我高一和女朋友告白时,用的就是这句和歌。书中今川义元对出了这句和歌,和女主的母亲结下姻缘。而主角雨秋平也是因为对出了这句和歌,最终和女主今川枫走到一起。男女主几十年的感情经历,也一直是伴随着这句和歌。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变化,也都可以用和歌的不同诠释来注解。主角被称为“雨秋红叶”,主角的标志性装束红叶披肩,还有主角的红叶军和最强备队常磐备,都是取自这首和歌。在写男女主的感情故事时,我也在其中杂糅了不少与女朋友之间的相处细节和情愫(比如女主非常怕痒),将对未来的期盼寄托于书中。
对于主角雨秋平这一人物的塑造,其不少性格特点都来自于我自身,不过我为了戏剧化的需要将其突出化了。比如他对规则、承诺的重视;甚至对约定安排好的事项、时间和计划有些偏执;过度小心、保守;经常出现选择困难症,优柔寡断;相较于一些世俗的得失,有时候会更偏好情感和原则……在刻画主角的同时,我其实也在剖析自己、了解自己。通过将主角陷入到各种各样的环境里去,考验主角的同时自己的思想也会随之转变。刚开始写书时才十岁出头,因此书里的主角也难免幼稚,主角的成长其实也是我自己内心的成长,大结局时主角对“无悔的选择”的领悟也是我对自己的期望。主角最后从雨秋平(我小时候喜欢的id)改名为今川氏平(我现在的常用id),标志着主角成长的结束。因此,大家可以把1056章当作全书的结局。(后面的十几章只是我想证明一下我其实也是会写爽文的)不过这段写作历程也有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副作用,因为在塑造主角时太过投入,自己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笔下的主角,反倒是把自己的性格戏剧化了。
书中的三个主要矛盾和许多情节,也来源于我平日里学习、所产生的困惑。我在写书的同时,也试着通过不同人物和理念间的交流与碰撞,来探索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第一个主要矛盾是贯彻全书的“无悔的选择”,从今川义元向主角提出开始,直到最后在黄泉比良坂里对话。究竟怎样的选择才是无悔的选择?这也是困扰了多年的问题。今川义元给出的答案,也是我自己的体悟:选择意味着放弃,后悔也无法避免;与其欺骗着自己,想着有一个选择会是无悔的,而在选择上费尽精力,倒不如痛快地接收事实。背负着放弃了另一个选择的无尽后悔,坚定地踏上自己所选择的路。那后悔会让自己意识到你脚下的这条路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的,会驱使着自己不断前进,直到将所有后悔都燃烧殆尽为止。那一刻,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便是无悔的。
第二个主要矛盾,也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主要矛盾——想要结束乱世,究竟是该秉承正道、光明磊落地救赎世界;还是以不择手段的方式先乱后治。这是我学习国际政治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