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补更 > 第1074章 后记

第1074章 后记

有了足量的自由时间,也是我第一次开始正式连贯的写。因为有初中和高中大量准备好的草稿和片段,只要修修补补就可以发,我第一卷的写作速度非常快,大半个暑假都是每天三更(后来再也没有那样的更新速度了hhhhhhhh)。现在回顾自己的,第一卷那些幼稚又矫情的情节、对话和文笔会令自己都感到尴尬和好笑,不过那都是自己初中和高中时期夹缝里写的产物,质量不佳但回忆满满。

大一刚开学,因为自己还完全不适应大学生活,每天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也找不到节奏,导致我的状态和灵感都非常差——这也让我写出了自己整本里最不满意的篇章之一——今川内战篇。之后,读者们应该也可以发现,我的质量和日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因为我有存稿的缘故,所以章节更新的日期和它被写出来的日期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在寒暑假里,我有着充分而连贯的时间去构思和撰写情节(比如我个人最满意的篇章,主角和武田信玄的三日町之战,一共二十多章,就是我在寒假里用三天时间一口气写完的);在学期里,我每天就只能从课业里挤出那么点时间赶鸭子上架般得写出每天日更的3000字,质量常常不能令自己满意;而到了期中和期末,由于繁重的学业,的水准堪称灾难,读过我那些辣眼睛篇章的读者应该都会明白。有时候不凑巧,一段关键的剧情刚好赶上了期末季,我真的会非常痛苦(比如主角对阵上杉谦信的俱利伽罗之战),明明很期待这段战斗但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写好。有时候我甚至为了把关键剧情推迟到期末季之后的假期里写,而在前面的期末季里水上十几个章节(比如大结局里主角和织田信长的决战,按照原本的安排,是要在大四上期末写的。我为了错开期末季,把前面本来打算简单带过的关东征伐硬生生扩充出了十几个章节,放在期末季里来水)。

爸妈经常会因为我写而担心我的学业,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也没错。说写不累是骗人的,说没有影响学业也是不可能的。每天3000字的更新量会占用我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满课的日子里就已经很艰辛了,到了期中季和期末季更是有挣扎之感。特别是自己坐在自修教室里,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在复习考试、准备论文,而自己明明考试也没背好、论文也没写完,却必须要先写完时,那种心态可谓是非常煎熬。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建读者书友群,因为我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在群里和大家互动(快完本时才建书友群的作者是屑)。

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特别是在大二时,繁重的学业本身就已经很难吃得消了,但我每天还要在自修时间里雷打不动地扣除两个小时。那段时间学习很累,连带着也写得很烂很不满意,我在期中和期末季都不堪重负停更了一段时间,离太监只有一步之遥。

·

三、怎样坚持下来的

大二的学期里,我无数次因为匮乏灵感而将一整个晚上在自修教室里的时间全部用来写,几百字却像挤牙膏一样困难。抬头一看,已经十点半了,课业还一点都没做。绩点的压力和爸妈的期待让当时的我不止一次想要弃坑了事,我妈就一直和我说:“你写那也没什么用,你不签约一分钱都不要,还耽误学习,值得吗?”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不值得的。功利来讲,写除了让我在写论文和论述题时能更熟练地水字数外,对我的学业毫无帮助。当然嘴硬的我不可能在这件事情和我妈服软,每次我都会义正言辞地拒绝她让我弃坑的建议,但其实心里已经非常动摇了。不过每一次在弃坑边缘徘徊时,最后都会忍不住点开那熟悉的文件夹,打开word,继续写起来。仿佛哪一天没写,就感觉生活里缺了什么一样,空落落的。

后来,我终于意识到,是我最重要的兴趣,也是支撑着我不断努力下去的兴趣。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高考后填综评志愿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北边书房的床上,已经商量好了第一个志愿填交大的理工,跟我爸当年一样。当时我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一切,接受了自己的未来就是一个工程师,和我爸我妈一样的理工人。可是在第二天早上出发去学校填报前,我妈却忽然问我:“你是不是还是想学文科?看你天天看的那些书、写的那些东西,感觉你还是更喜欢文科多一点。”

那当然是啊!这不废话吗!我看起来有任何喜欢理科的样子吗?

于是我们在早上吃早饭时临时改了志愿,把复旦调整到了第一个,排在最前面的就是社会科学实验班。后来我也如愿来到了社科,进了国政,选择了日本外交作为未来博士生涯的研究方向。这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