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 第九十六章 窖底新霜

第九十六章 窖底新霜

“是獾子,刚过去,可能去冬眠的洞里了。”他蹲下身,指尖捻起一点足迹旁带起的微湿泥土。循着足迹,找到一处被厚厚积雪半掩、仅容一兽通过的狭窄石缝入口。放下背篓,无声抽出开山刀。选在石缝入口内侧几步、必经的狭窄处,开始布置“地窖陷坑”。用冰镩和短柄镢头,快速挖出一个深及胸口、底部削尖木桩朝上的方形深坑。坑口用细树枝纵横交错架设成脆弱的承重层,上面铺上干燥的桦树皮,再均匀撒上浮雪和枯叶,完美伪装。,我/的.书*城_ ¢蕞¢歆_璋^结*更′欣·快·坑底削尖的木桩用獾子油涂抹过,散发着微弱但足以刺激嗅觉的气味。又在陷坑后方必经的狭窄通道上方,选了一棵碗口粗、弹性极好的山榆树,布下“吊索套”——绳套平铺在伪装过的雪地上,触发踏板连接着压弯的树梢。

布设完毕,他背上枪和藤篓,退到远处高坡一块岩石后,静静等待。日头西斜,将雪地染成一片淡金。寒风掠过树梢,卷起雪沫。不知过了多久,那片榛柴棵子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一个圆滚滚、毛色灰黄相间的身影,拖着略显臃肿的身体,从石缝里钻了出来,正是獾子!它警惕地嗅探着空气,沿着来时的足迹往回走,准备去溪边饮水。

就在它前爪即将踏上那伪装过的陷坑承重层边缘时,似乎嗅到了坑底獾子油的微弱气味,动作微微一滞,疑惑地低头嗅了嗅。但归途的本能压倒了一切,它继续向前。

“咔嚓!噗通!”

极其轻微的承重层断裂声后,是沉闷的重物坠落声!

“嗷——!!!”

一声凄厉尖锐、充满痛苦和恐惧的嘶鸣猛地撕裂了山谷的寂静!獾子掉进了深坑!坑底锋利的木桩瞬间刺穿了它相对柔软的腹部!它疯狂地扭动挣扎,发出绝望的嚎叫,但越挣扎,伤口撕裂越大!

秦铁柱如同猎豹般从岩石后冲出。冲到坑边,寒光一闪,开山刀精准刺入獾子耳根后方柔软的致命点,用力一搅!

疯狂的挣扎瞬间停止。油光水滑的獾子瘫软在坑底,暗红的血液迅速在冰冷的坑底洇开。

夕阳熔金,晚霞染红了西天。秦铁柱推开院门时,肩上的藤篓里水声哗啦,活鱼在湿润的水苔上拍打着尾巴。腰间草绳上,挂着那只肥硕的灰毛獾子,油亮的皮毛在晚霞里泛着光泽。

“鱼!活鱼!”小丫第一个看见藤篓里的动静,惊喜地叫起来,凑近藤篓缝隙往里瞧。

“还有獾子!”周晓兰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秦晓柱,从暖烘烘的屋里出来,看到獾子,脸上露出笑意,“獾子油可是好东西!”

父亲秦老汉正用草帘子仔细盖好暖窖顶预留的通风口,闻声转身,崭新的胶鞋踩着薄霜大步走来。他先接过沉甸甸的藤篓,掀开厚布一角,看到里面活蹦乱跳、银光闪闪的细鳞鱼和肥硕金黄的柳根儿,花白胡子激动地翘起:“好!开冰窟窿的手艺没丢!这鱼,鲜灵!”又掂了掂那肥獾子,“油光水滑,膘肥体壮!这油熬出来,比猪油还金贵,治烫伤冻裂,灵得很!”他声如洪钟,精神矍铄。

晚饭的香气里融入了河鲜的极致鲜美与油脂的浓香。金黄的玉米碴子粥热气腾腾。新铁锅里,用新熬的猪油煎着收拾干净的细鳞鱼和柳根儿,滋滋作响,鱼皮焦黄酥脆,鱼肉雪白鲜嫩,香气西溢。一盘从暖窖里取出的、水灵灵的白菜心,切丝清炒,碧绿脆爽。一盘蒸得透烂、咸香扑鼻的风干野猪肋排(前几日悬挂风干所获),淋了几滴滚烫的新熬獾子油,异香扑鼻。主食是厚实的玉米面贴饼子。

一家人围坐在热烘烘的新炕上,暖意首透脚心。父亲盘腿坐在炕头最热乎的位置,夹起一条煎得金黄酥脆的柳根鱼,连小刺都嚼得咯嘣响,满足地咂嘴:“鲜!酥!这开冰的头茬鱼,就是不一样!连骨头都是香的!”他滋溜喝了一大口热粥,崭新的胶鞋脱在炕沿下,厚实的棉袜冒着热气。

周晓兰小心地剔除鱼刺,将雪白的鱼肉喂给怀里的晓柱。小家伙吃得津津有味,小嘴油光光的。母亲把最嫩的白菜心夹到她碗里:“多吃点青菜,下奶。”

“小丫,尝尝这獾子油拌的咸肉,”母亲夹了一小块淋了金黄獾子油的咸野猪肋排放到小丫碗里,“香不腻人。獾子是你哥巡山顺带手的营生,油金贵,抹手上脚上,开春不裂口子。”她看着暖窖方向,眼角的皱纹都带着笑,“暖窖里的白菜,水灵得跟刚砍下来似的!”

小丫用力点头,小心地咬了一口咸肉,獾子油奇特的浓香让她眯起了眼:“香!”她扒完饭,跑到暖窖口,掀开草帘一角,好奇地往里张望,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蔬菜的清新凉气扑面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