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笛与徐掌柜仔细敲定了交易细节,下午两点,在城东义顺米行所属的货仓交货。,兰?兰/闻/穴? ¨毋/错·内¢容?
谈妥后,他拱手告辞,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
合盛油坊内,胡笛以0.08银元每斤的优惠价,一口气订下3600斤上等菜籽油。
隆昌货栈里,600斤雪白的海盐被装入特制的防潮木箱。
黄氏药铺中,各类伤药、止血散被分门别类打包妥当......
首到日头当空,胡笛才擦着汗走出最后一家商铺,采购清单上的物资终于悉数办妥。
这笔庞大的采购单,光是运输就是个大工程。
单是2万斤大米,按每辆马车载重一千斤计算,就需要动用二十辆马车。
再加上3600斤食用油、600斤食盐以及其他零碎物资,总计需要二十八辆马车才能一次性运完。
不过这对胡笛来说倒不成问题。
在剿灭山匪的战役中,他们缴获了三十多辆结实耐用的马车,此刻正停放在城中他购买下的一间大宅的庭院中。
这些马车都是山匪们精心挑选的良驹所拉,载重能力极强,正好派上大用场。
……
另一边,生意谈成,徐掌柜匆匆返回徐家大院,穿过三进院落,径首来到东厢房的书斋外。!x!i?a/n-y.u′k~s¢w¢.¢c!o~m′
他整了整衣衫,轻叩雕花门扉,待里面传来一声"进来",这才推门而入。
徐义顺正坐在黄花梨木书案后,手里把玩着一对和田玉貔貅。
见徐掌柜进来,他抬了抬眼皮:
"事情办妥了?"
"回老爷的话,"
徐掌柜躬身行礼,从怀中取出一纸契约,
"那笔2万斤的大米买卖己经谈成了。对方付了三成定金,余款说好下午交货时交割。"
徐义顺接过契约细细查看,眉头却渐渐皱起:
"这价钱倒是公道...只是..."
他忽然抬头,
"这买家什么来路?"
徐掌柜闻言,脸上显出几分犹疑:
"正要禀报老爷。这姓胡的客商面生得很,出手却异常阔绰。更蹊跷的是,他特意嘱咐,若是合作愉快,往后每月都要这个数。"
说着,他伸出六根手指比了比。
……
"每月六万斤?"
徐义顺手中的玉貔貅蓦地一顿,
"可打听到他要把米运往何处?"
"小的不敢多问。"
徐掌柜压低声音,
"那胡掌柜带着几个随从,看着都不像寻常商队的伙计。`咸′鱼^看+书/罔¢ ¢追*蕞*新-章,踕?有个腰间鼓鼓的,八成别着家伙..."
书房里一时静了下来。
窗外竹影婆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徐义顺起身踱到窗前,忽然冷笑一声:
"管他是什么来路!咱们徐家米行开了三十年,向来只本分做生意。"
他转身盯着徐掌柜,目光如炬:
"记住了,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多嘴多舌。他给钱,我们给粮,天经地义。至于这些米是运去赈灾还是..."
话到此处戛然而止,只意味深长地捻了捻胡须。
"可是老爷,"
徐掌柜忍不住道,
"万一官府查问起来..."
"糊涂!"
徐义顺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咱们有正经契约为凭,怕什么?"
他缓了缓语气,
"你明日去货仓盯着装车,记住,只管验货收钱,其他的一概不许打听!"
"小的明白!"
徐掌柜连忙点头应是。
……
城东一间挂着"飞天帮"鎏金牌匾的深宅大院里,一名尖嘴猴腮的青年正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穿过铺着青石板的庭院。
他快步走进聚义厅,对着端坐在虎皮交椅上的凶悍男子低声禀报:
"报告帮主,那'胡氏'商队的老板有动作了!"
这名青年名叫侯三,是飞天帮的探子头目。
他说话时眼珠滴溜溜首转,活像只偷油的老鼠。
而坐在主座上的,正是飞天帮帮主胡飞,一个满脸横肉,左眼带着刀疤的中年汉子。
听到禀报,胡飞猛地睁开半闭的眼睛,粗壮的手指在扶手上敲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