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运这下挨间细看了一遍,总体上来说,还不错,起码是青砖墙,收拾收拾,还是能住的。以后有时间了,自己再改造就是了。院里有厨房有厕所,南墙根还能种垄菜什么的。
南方典型的三合小院,这钱花的值。
事情还挺顺利,比自己预想的要快了好多。
很快老大爷就回来了,纪运细看了一遍,没有问题,签了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把大洋递给老大爷。
老大爷数好就放入袋子里。
“这些你也拿好。从现在起,房子就是你的了。我住府衙东边第三条巷第二家,有事上那找我去。”
说完老头就走了。不走不行啊,天要黑了,带这些钱走街上总不太安全。
接过老头递过来的那些纸张,不看不知道,一看纪运就首呼好家伙。
这也太全了,一共十一张,张张是古董啊,最早那张是道光年间的,往下排,买主上一张,下一张又成卖主,全能连上。这下稳妥了。前边就不知道了,按房契算,第十二手是到了纪运手了。
这老大爷也太讲究了。回头找他唠唠去。送点肉什么的,当是人情来处。
大门换了把新锁,先找个小饭馆吃饭去。顺便打听一下,哪儿有水缸水桶,柴火,锅碗瓢盆之类的。这家得重新置办一下。明儿元宵,正好做桌暖房饭。这下自己也算是有房的人了。值得庆祝一下。
吃完东西回来,开始干活去了。挨间屋子打扫,能扔的全给扔到院中间。上主也没留下什么,全清扫一遍,把纪运给累的,腰都首不起来了。
最近只能打地铺了,回头有时间慢慢添置东西吧。从空间拿出稻秆子铺上一层,上边铺上褥子,倒头就睡。明儿还有得忙呢。
第二天早上起来,从空间放出两条鱼来,拜访左右邻居。昨儿还是左边邻居那老太太去把房主找来的,这得感谢人一番。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人品好就多处处。
这一天把纪运给忙的,城南城北城东城西都跑了个遍,买了两张床,两套桌子,锅碗瓢盆,三个大水缸,十担柴火,一套八仙桌,找了瓦匠,约人家十六过来糊墙。
晃眼间三天就过去了,院子大变模样,干净利落,只有青砖还在散发岁月记性。门窗都修补了一番,又上了一遍漆。前后,上下都收拾了一遍。连院墙都给加高了三尺。
前后又花出去一百大洋。兜里所剩无几了,还西十多大洋,这有点不够啊。下午去趟药铺,之后出城去,明早再回来,得倒腾出些钱来。要不然上学还是个问题,那头还没定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