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志的笑脸,跟着卡车一起跑远了。
这边儿车一走,店门口就围上了人。
杨福平连口喘气的工夫都没有:“慢点儿排队啊,今儿一人限量三十斤!多了没有!”
三十就三十,公家的粮店,跟私人的一比,这三十斤粮食跟捡的似的。
卖到天黑,五千斤粮食,也就剩下一千多点儿。
小孙问完杨福平具体数字后,使劲儿想了下:“福平哥,咱们店光靠零碎着卖散客,哪天也没卖这么多过!”
杨福平点头:“之前一两千斤的有,五六百斤的时候也有。
只要没有大宗的买卖,零卖一天多了也就上千斤,这红火劲儿,没见过!”
小孙犹豫了下提出申请:“我也想买点儿玉米面儿,粮价涨的心慌!”
杨福平没拒绝:“买吧,给老钱还有二平家都带点儿,钱我先垫上。一会儿咱们一起去看看!”
都不是磨叽的人,一人背了一袋子粮食,踩着月光,往老钱家走去。
小孙这些日子倒是私下去看过这两家。
也是一言难尽。
老钱家还凑合,招的养老女婿,关键时刻成了定心丸。
上慰岳母,下抚妻儿。
反倒是二平家。
去了一回,亲爹后娘就把二平的铺盖卷儿给扔了出来,亲爹亲自放话:“我们家没那个闲钱给他打点,都被抓进去了,还能落什么好!早晚是个吃枪子的货色。
我们家可没这种吃官司的人!”
现如今那铺盖卷还在小孙家放着呢。
也不知道二平今儿晚上怎么进的家。
心里想着事儿,走着走着,不自觉的就走到了打头第一个。
脚下一软,差点儿摔倒。
小孙吓了一跳,低头就要开骂。
结果被福安使劲儿往后一扒拉,这才看清楚刚刚踩的什么玩意儿。
娘嘞,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