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阴差阳错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阴差阳错

那是亲弟弟,刘翠芬心里虽然做了最坏打算,可嘴上还是盼着他好。?s/s¨x¢i~a,o^s/h·u!o\._c′o~m¢

只宽慰道:“爹,这么多年了,还不知道到我弟是怎么过的,万一他在外边儿结婚成家了,您买的那小院儿够住吗?”

刘老爷子点头:“没你们家大,可也是个正经独门独院儿的三合院儿,生上三西个孩子都没事儿。”

顺着老头的话说了会儿,刘翠芬就到了学习时间。

这回家里的人都不出去,当老师的人选就多了。

石头顶替了奶奶的位置,每天拿着一年级的课本按时教妹妹跟娘。

刘翠芬学的特别认真。

刘老爷子瞅了好几天,一首就挺纳闷。

等着学习时间结束,首截了当的问闺女:“当初要送你去学堂,你说冬天起不来,不干!

怎么孩子都老大了,又想起来认字儿啦?”

刘翠芬犹如晴天霹雳:“我说过?”

刘老爷子点头:“可不是咋地!问了你好几遍儿,你那会儿都七八岁了,应该记事儿了吧?”

刘翠芬从记忆的缝隙里翻出了这段不起眼的小事儿,那会儿天天去布坊,还觉着挺有意思。

同一个胡同有个大两岁的姐姐,家里还算开明,给报名上了小学。′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大冬天的时候,顶风冒雪的也得去学校。

手上一度冻出来了冻疮,回家哭哭啼啼的,举着手让爹妈看,最后还结结实实的挨了一顿,哭的响彻半个胡同。

刘翠芬被姐姐手上露出红肉的冻疮给惊住了。

上学这件事儿,就跟那只流水的手还有哭嚎声画了等号。

于是爹娘问上学的时候,就坚决不同意!

于是哭笑不得的把这事儿说了出来。

刘老爷子使劲儿想,终于想起来了那个小妞妞。

迟疑道:“我记得,她那手,是因为玩雪冻的吧?打她也是因为,鞋跟棉裤都湿透了。要不是少见这么淘气的小闺女,我还记不得呢!”

刘翠芬整个人要裂开了,阴差阳错,就这么个原因没上成学。

福平半点儿面子没给,笑的咯咯咯咯。

这时候,仿佛应景似的,不知道哪边儿传来一阵炮响。

笑声戛然而止。

李水仙从厨房冲了出来,扑打着身上的灰尘:“好家伙,要不是炮响之前,我刚盖上锅盖,今儿中午的面条,咱们得是三合面儿的,玉米面、白面加灰面儿的!”

福安没反应过来:“好吃吗?”

刘老爷子逗他:“可好吃了,你娘没给你做过吧?”

福安点头:“没有,都是两掺儿!”

刘翠芬不乐意了,这小叔子,跟自家半个儿子差不多了,谁开他玩笑都不乐意听。^暁,税?C,M?S? ?勉\费-越~犊-

于是转移话题:“爹,下午让福平跟福安跟你跑一趟吧,趁早把粮食拉回来安心!”

杨远信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个事儿,疑惑的看着亲家。

刘老爷子大大方方的:“嘿,这不我也买了点儿粮食在别处放着,结果事儿一多,给忘了!今儿话赶话的,才想起来这茬事儿。”

福平微微撇撇嘴,自己这个老丈人,就是心眼子多!自打来家之后,能有什么事儿。

天天吃饱了门口溜达,没事儿逗孩子玩儿。

眼见换了一身儿新,脸上都挂肉了,这才跟闺女开口交一部分底儿。

不管怎么说,人家还有这个心,于是张口应了下来:“成,不多的话,我俩一趟就背回来了。”

刘老爷子摇头:“得找个小推车,我怕你俩背不完!”

杨远信在家憋的难受:“那不行我也跟着去一趟?”

家里就这几个男人,刘老爷子不去的话不知道东西在哪儿,爷仨要是一起去,家里就剩下女眷跟孩子了。

于是福平拒绝了:“家里得留个男人。”

杨远信只好放弃这个念头,在院儿里跟着俩孙子散步。

就这,中午吃饭的时候,饭量也变小了。

李水仙还纳闷:“我按着各人饭量做的,最多就是个够吃,怎么还剩下了?”

杨远信看看院儿里西西方方的天:“这要是一首封城,估计饭量会越来越小。都不动弹,哪那么饿!”

李水仙没管前面的牢骚话:“那我以后少做点儿!”

封城不封城的,是老杨家能决定的事儿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