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的第二阶段强度骤然提升。.g¨u`g_e?b.o?o·k?.,c_o?m.苏瑶每天都在超越极限的边缘游走,身体上的痛苦尚能忍受,精神上的紧绷才是真正的磨炼。
但真正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并不是高强度的训练,而是一封突如其来的军区内部通报。
“苏瑶,营部叫你过去。”
负责点名的女兵冷着脸,似乎对她格外看重又带着点警惕意味。
苏瑶皱眉,简单套上军装便随人前往。
她原以为只是例行询问,没想到一走进临时军政事务室,等她的却是一份厚厚的材料,封面上赫然写着:
《苏家亲属申诉文件》
还有一封由军政事务处转递的内部信件,盖着苏家所在街道办事处的公章,内容大致为:
——苏瑶系该街道居民,现服役于边防部队并多次立功,其父母为本地下岗职工,长期生活困难,特申请将苏瑶荣誉指标部分转为家庭经济补贴与转户安置政策,望军方批准。~k?a¢n?s!h.u·h?o^u-.~c`o,m′
落款人:苏母,王秀兰。
她的手指紧紧攥住文件,指节发白。
这种申请在制度上不是不能理解,尤其是对退伍老兵或烈属来说,确实有政策安置途径。可苏瑶知道,自己的父母压根不是因为“生活困难”才递这份申请,而是看准了她名声大振、逐渐走红军区,才想借机捞一把。
——她还记得清清楚楚,自己当初入伍是被逼走的。
—
军政干事是个面色温和的中年干部,推了推眼镜,小声劝道:
“苏瑶同志,你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确实优秀。但现在情况有点敏感,上面开始注意你了,你父母这封信虽然动机存疑,但形式上合规,我们不好首接驳回。}<如:文t!3网*? ?更}?新|最?快,需要你签字确认是否同意由部队出具‘亲属慰问资格函’,走流程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苏瑶看着他,良久,缓缓摇头:“我不签。”
干事一怔:“你……考虑清楚?这个签字,不涉及你个人津贴,只是象征性支持。”
苏瑶神情冷淡:“我拒绝不是因为津贴,而是他们不配。”
干事表情略为尴尬:“那……需要我们给你一个书面回绝模板?”
“要。”她语气平静得像一把未出鞘的刀,“而且我要加一句话。”
“哪一句?”
苏瑶淡淡道:“——本人与原生家庭无任何经济往来,不存在抚养与被抚养关系,所立军功由本人一人承担,不接受任何亲属染指。”
—
她走出办公室时,阳光正烈,映在她利落的身影上,像是一面锋利的旗帜。
—
晚上。
顾延川通过临时信道联系上她,声音依旧稳重:“我看到了通报。你还好?”
苏瑶将额前汗水拢了拢:“挺好的,我早就料到有这一天。”
顾延川沉默片刻,随即问:“要我出面处理吗?”
“不用。”苏瑶语气平淡却坚定,“这是我必须斩断的线。”
“……好。”他语气轻缓,“有事随时找我。”
—
与此同时,苏家。
林爱华拿着被军方盖了“驳回”的申请材料,气得拍桌子大骂:“这死丫头翅膀硬了!真以为有点功劳了不起?我们供她吃供她穿,现在还不认父母了!”
苏父在旁边闷头抽烟,一言不发。
王秀兰继续嚷嚷:“我早就说过,让她去参军也是为了以后家里能有个靠山,现在倒好,连咱们面子都不给了!不行,我得去部队找她问清楚——”
苏父忽然冷声打断:“你找?你找她干什么?人家现在有能耐了,不认我们才正常。”
王秀兰顿时气急败坏:“你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苏父站起身,眼底泛起些许清明,“你把她逼出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
王秀兰语塞,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苏父继续道:“我们早就失去了她,只是现在你不肯认清现实罢了。”
—
而此时的苏瑶,在特训结束的短暂休整时间,坐在训练营后山一棵老松树下,望着远方黄昏落日,静静将那封家信撕得粉碎。
她不是不留情,而是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给过她一点真正的亲情。
从她决定走上这条路开始,她便己经预料到了今日的割裂。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