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快穿为了养老金,六旬老太很上心 > 第161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41)

第161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41)

贾赦走后,家中少了闹腾的人,一切照旧。^0+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章*节.

转眼大年初一,一家子吃团圆饭的时候,王氏发动,在贾政疼的满地打滚时,生出了个姑娘。

贾政顾不得余痛,抱着大年初一出生的闺女傻笑,取名元春。

曲乔听见熟悉的名字,看着额头挂着细密汗珠的贾政怀中婴孩儿,“怎滴如今不嫌弃孩子丑了?”

贾政金币:+100+100+100...

显然想起初为人父时候,第一眼看见长子时候的窘态,他将红皮女儿又凑近曲乔一些,“母亲,您瞧,她多漂亮可爱,像她姑姑!”

贾敏容貌自不必说,关键是聪颖好学,在女学门门功课拔得头筹,性子也一等一的好。

曲乔昧着良心点了点头,“贾家的姑娘,都长得好!不枉你这个父亲疼痛一场,生下了她。”

贾政:金币+1000+2000+3000+5000...

想到刚才扯骨拉肉一样的疼痛,贾政心中就有几分后怕,转头问旁边的辛女医。

“女医,为何咱们家生子,皆都是男子疼痛!大哥是,我也是!”贾政话说一半,目光落下曲乔,求证一搬,“母亲,当初您生我们几个时候,父亲可也这般?”

曲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没好气道:“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母亲哪里记得,今早祭祖时候,你怎么不问问你父亲!”

贾政顿觉后脊背一阵发寒,他也真是不长记性,母亲和父亲感情极好,每每祭祖时候,她心情总是不好的。~1~8,5.t`x,t-.!c¢o¨m^他还特意提及父亲,让母亲伤心。

贾政金币:+5000+5000+5000...

辛女医自然不会参与母子之间的对话,可看见二老爷有些无措的表情,她还是缓缓开口:

“此事儿说奇也奇,说怪也不怪,古籍有记载,女子有孕的时候,偶有丈夫会有孕期反应,比如呕吐反胃,失眠多梦...”

当初听闻大夫人生子时候,大老爷疼得满地打滚,一辈子醉心医术的辛女医就好奇,后琢磨许久,还是在一本古籍上寻到记录,颇为惊奇,如今亲眼得见,心中更加肯定。

“可见老祖宗诚不欺我,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讲多有道理,王氏为你舍弃娘家,你待王氏真心真意,上天都瞧在眼底,让你们作对共同进退的好夫妻呢!”

曲老太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开始对贾老二洗脑,毕竟夫妻和睦,万事皆好。-n^i?a′o^s/h^u_w/.¢c_o/m¢

贾政连连称是,招呼旁边的婆子过来,“快把大小姐报给夫人身边,等夫人醒了叫我。”

屋里的王氏听见这话,鼻头一酸,眼圈微红,她原以为国公府会比家里更难更苦,以为高高在上的婆母是个面善心慈的笑面虎,经过几年的相处,发现这最懂她的竟是守寡的婆母。

丫鬟稳婆以为她是看见身边小姐高兴流的泪,连忙安慰道:“夫人,您刚生产完,不能掉泪...”

王氏的眼泪流得越发的凶了,最后还是旁边的小婴儿感受母亲情绪波动,哭嚎了两嗓子,才让她拉回她的情绪。

外头沉浸在得女的欢喜里,贾政对母亲说教一一称是,等到两人到了外厅后,他才收拾情绪,和曲乔说起正事儿。

“母亲,农书上说的两季稻谷恐只在江南能种出,儿子己经给陛下上了折子,儿子猜测,过完年后,只怕回去江南,只是一去便是三年五年之久...”

大哥不在家中,他也去了外地,谁说敬大哥在,可他日日忙碌,徒留母亲在府,贾政竟觉自己不孝。

曲乔听他说完,倒不意外,这几年贾政兢兢业业,京郊的农田的粮食产量己经稳定千斤以上,算是皆大欢喜。

看他面上似乎有纠结,曲乔反而宽慰他几句:

“这几年风调雨顺,京郊的神农稻推广甚好,你功不可没,出去一趟,再回来前程可期。”

贾政听得心头火热, 母亲的话和司农寺卿提点他的话一模一样,正要再说两句,就听门外有动静。

“谁在外头鬼鬼祟祟!”

王氏身侧的大丫环喜儿连忙掀帘跪下,只是表情有几分纠结和不自在。

“你是哪家的丫鬟,支支吾吾像什么样子!”贾政虽被曲乔弄去种地,骨子里规矩方正却还没丢。

“这是你媳妇儿身边的二等丫鬟,你不认得也不奇怪。”

贾政忙着种地,家中闲散日子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