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完美!
“出……出来了!这么快?!”凌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他之前也看到其他小组,要么是条纹模糊不清,要么是亮度不够,要么是压根就没出来。而秦风,从开始调节光路到出现清晰的干涉条纹,整个过程,竟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
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安静点,还没完呢。”秦风提醒道,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接下来,是整个实验最关键,也是最考验操作精度的步骤——用读数显微镜精确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
读数显微镜是一种带有精密测微装置的光学仪器,可以将微小的位移放大并精确读出。实验要求测量至少10条亮条纹的位置,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多条条纹的平均间距,以减小偶然误差。
秦风将读数显微镜对准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开始调节焦距和十字丝的位置。
在【实验微操辅助】的加持下,他的视野中,干涉条纹被放大了数百倍,亮条纹的中央位置,被一道虚拟的绿色十字准星精确锁定。
他轻轻转动测微鼓轮,十字丝平稳地移动,每一次停顿,都精准地对准了下一条亮条纹的中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条亮纹位置,x1=12.345 mmx_1 = 12.345 \text{ mm}x1=12.345 mm。”秦风一边操作,一边清晰地报出读数。
凌然在一旁飞快地记录着数据,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12.345毫米?读数显微镜的估读一般只到0.01毫米,他竟然能估读到0.001毫米?而且,看他那副笃定的样子,显然不是瞎蒙的!
这……这是何等恐怖的眼力和手感?!
“第二条亮纹位置,x2=14.789 mmx_2 = 14.789 \text{ mm}x2=14.789 mm。”
“第三条亮纹位置,x3=17.233 mmx_3 = 17.233 \text{ mm}x3=17.233 mm。”
……
秦风的报数声,平稳而有节奏,如同最精准的节拍器。
他每一次调节,每一次读数,都显得那么的轻松写意,仿佛不是在进行一项枯燥乏味的精密测量,而是在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周围其他实验小组的学生,早已被这边的动静所吸引。
当他们看到秦风实验台上那清晰得不像话的干涉条纹,以及他那如同机器人般精准的测量操作时,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露出了见了鬼一般的表情。
“我靠!那……那是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吗?怎么比我们老师用ppt演示的还要清晰标准啊!”
“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这边连条纹的影子都还没看见呢!”
“你们看他的读数!小数点后三位!而且每次的差值都那么稳定!这……这还是人吗?”
“怪物!绝对是怪物!理论课上碾压我也就认了,怎么实验操作也这么变态啊!”
就连那位之前还颇为自信的孙强,此刻也彻底蔫了。他看着自己实验台上那团模糊不清的光斑,再看看秦风那边教科书般的干涉条纹,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人比人,气死人啊!
周培远讲师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
他原本以为秦风这组能顺利出条纹就不错了,毕竟秦风在理论课上的表现虽然惊艳,但理论强不代表动手能力也强。
然而,当他走近秦风的实验台,看到那清晰无比的干涉条纹,以及秦风那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时,他那副金丝眼镜下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这……这光路是你调的?”周培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是的,周老师。”秦风停下手中的操作,礼貌地回答。
周培远凑近接收屏,仔细观察着那些干涉条纹。条纹的对称性、对比度、均匀性……几乎无可挑剔!
他又看了看秦风记录的数据,每一组数据都精确到了千分之一毫米,而且相邻条纹的间距惊人的一致!
“你……你以前做过这个实验?”周培远忍不住问道。这种水平,别说是大一新生,就算是他带过的很多高年级本科生,甚至一些研究生,都未必能做得这么完美!
“高中物理竞赛的时候,接触过类似的,但仪器没有这么精密。”秦风实话实说。当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