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宁娜品尝《温柔假面下的真实眼泪》后那罕见的动容与意味深长的评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在枫丹廷美食界乃至整个上流社交圈都激起了千层浪。¢看′书-君? ,追`最-新^章+节-
夏洛蒂不愧是《蒸汽鸟报》的王牌记者,她趁热打铁,立刻推出了一篇后续的深度追踪报道,标题极具煽动性——《水神的眼泪与匿名者的温柔:一场撼动味蕾与心灵的盛宴!神秘厨师究竟是谁?枫丹廷呼唤真正的慰藉之味!》。
报道中,她不仅详细描述了芙宁娜品尝甜点时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那段耐人寻味的评价,更是旁敲侧击地将这位“匿名天才”与曾经的“枫丹甜点大校”爱可菲联系起来,暗示爱可菲可能并未真正沉沦,而是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默默磨砺技艺,等待着一鸣惊人的机会。
这篇文章一出,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在娜维娅以“刺玫会大小姐”的身份,在各种社交场合不遗余力地为爱可菲“澄清”和“造势”之下——当然,她讲述的版本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突出了爱可菲的“坚韧不拔”和“对料理的纯粹热爱”,淡化了“热汤退敌”的彪悍细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当年的“幽光素事件”。
人们开始同情爱可菲的遭遇,质疑事件背后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隐情,并对她如今的境遇和那份能“感动水神”的厨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让爱可菲重返枫丹廷!”“给她一个公正的机会!”“我们想品尝真正的慰藉之味!”之类的呼声,开始在各种沙龙、咖啡馆、甚至《蒸汽鸟报》的读者来信版块中悄然出现。
正是在这样一股暗流涌动的舆论热潮之下,德波大饭店那位曾经对爱可菲避之不及的老板——瓦纳格姆先生,终于坐不住了。
自从爱可菲离开后,德波大饭店的声誉便一日不如一日。新任主厨莫妮卡虽然也算勤勉,能做出几道中规中矩的招牌菜,但她的料理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缺乏爱可菲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和能触动灵魂的深度。
再加上最近“匿名甜点赛”的风波,更是让食客们对德波大饭店如今“平庸”的甜点出品怨声载道。ˉ.3???8@看|,?书??网?_ |\免,=费|.阅′读?
瓦纳格姆看着日益下滑的营业额和客人们失望的眼神,再想想当年爱可菲在时,饭店门庭若市、一位难求的盛况,心中的天平,终于开始倾斜。
他通过娜维娅,辗转联系上了远在灰河的爱可菲,姿态放得极低,言辞恳切地邀请她“回枫丹廷一叙,共商德波大饭店未来发展大计”。
接到邀请的那一刻,李雪正穿着她那身“雪酪蜜派”工作服,尝试着用新解锁的【食材情绪感知】技能去“倾听”一块刚从市场上买回来的猪后腿肉的“心声”(结果只感知到了一股浓浓的“不想被做成烤肉”的怨念)。
对她而言,重返枫丹廷,意味着首面过去的噩梦和那个阴险的莫妮卡,这让她本能地有些抗拒。
但系统发布的【风评逆转系列主线任务】,以及她内心深处那份属于爱可菲本人的、对真相的执着和对料理荣耀的渴望,却又在不断地催促着她。
最终,在娜维娅“包在我身上,没人敢动你一根汗毛”的豪爽保证,和夏洛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头条新闻素材,我一定会全程跟进,确保舆论对你有利”的专业分析下,李雪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是时候了。
是时候回到那个曾经给予她荣耀,又将她推入深渊的城市,去堂堂正正地拿回属于爱可菲的一切了。
几天后。
一辆装饰着醒目鸢尾花和玫瑰交织纹章的华丽马车,在一队刺玫会成员的护卫下,在一众枫丹廷市民好奇与探究的目光中,缓缓停在了那座曾经代表着枫丹廷美食最高殿堂的——德波大饭店的门前。
车门打开,身着一袭低调却不失优雅的深蓝色旅行裙装(娜维娅特意为她准备的,以区分于她在灰河的“厨娘”形象)、头戴一顶遮住了半张脸的宽檐纱帽的爱可菲(李雪),在娜维娅大小姐的亲自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夏洛蒂则像一只敏锐的猎豹,带着她的留影器和助手,紧随其后,时刻准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r-a+n+w-e¨n!z!w′w′.`c_o`m¨
阔别己久。
当李雪再次站在这座曾经承载了爱可菲所有梦想与荣耀,也见证了她从云端跌落的宏伟建筑前时,心中百感交集。
属于爱可菲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几乎有些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