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方安、方平一左一右的搀扶下,身姿挺拔如松,面带温和而自信的笑容,缓缓地出现在了船头。
阳光照耀在他那年轻英俊的面庞上,映照着他眼中深邃而明亮的光芒,更映照着他身上那件象征着文人极致荣耀的绯红袍服。
一时间,竟让岸上无数人看得有些痴了。
仿佛看到的不是凡人,而是从天而降的神仙人物一般!
“肃静!肃静!状元公驾临!尔等不得喧哗!”
知县黄大人身旁的礼房书吏,扯着嗓子高声呼喊着,试图维持秩序。
但他的声音很快便被更加汹涌的欢呼声所淹没。
岸边早己汇聚了望眼欲穿的百姓。
当那面“钦点状元方”的旗幡如此真切地映入眼帘,当状元公那英姿勃发的身影清晰可见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无数的鲜花花瓣、五色彩纸、以及寓意吉祥的铜钱(用红线串起或首接抛洒,象征着“喜从天降”、“财源广进”),被兴奋的百姓们扬手撒向官船经过的水面或船舷两侧,那五彩斑斓的纸片与花瓣在空中飞舞,如同下了一场绚烂的喜雨。
更有心灵手巧的妇人和待字闺中的少女,将精心编织的香囊和用红绸或彩纸制作的、象征“高中”的状元花,带着羞涩而热切的期盼,轻轻投向官船的甲板,希望能沾染到状元公的文气与喜气,为自家也带来好运。
这漫天的缤纷与祝福,如同盛大的节日,承载着乡亲们对这位家乡英雄最朴素也最热烈的祝福与期盼!
黄知县此刻也顾不得什么官体了,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胡须都在微微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激荡。
黄知县整理了一下官袍,快步上前,待方进的脚刚刚踏上码头的红地毯时。
他便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异样的尖锐和高亢:
“下官青河县知县黄恩亮,率合县官员、士绅、百姓,恭迎——钦点本科状元、翰林院修撰、暂署松江府通判——方!大!人!荣归故里!!!”
他身后的一众官员士绅也齐刷刷地躬身长揖,异口同声地高呼:“恭迎状元公方大人荣归故里!!!”
这番礼遇,己然是地方官府迎接上宪巡查时的最高规格,甚至犹有过之!
方进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虚扶起黄知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与感激:“黄大人及诸位乡梓父老如此厚爱,方进何德何能,实不敢当!”
“方进不过是青河一普通学子,侥幸得中,今日荣归,理当先拜见父母高堂,再聆听大人教诲!”
他没有以官职自居,反而自称“青河学子”。
这份不忘本的谦逊,更是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好感。
黄知县却是不敢丝毫怠慢,依旧执礼甚恭,脸上笑容灿烂得如同盛开的菊花:“状元公乃我青河百年未有之文曲星,更是我大夏朝的栋梁之材!光耀门楣,造福桑梓,此乃天大的喜事!”
“下官与全县父老能亲迎状元公,实乃三生有幸!与有荣焉啊!”
他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只见一匹通体雪白、神骏异常、披红挂彩、鞍鞯华美的高头大马,由两名身穿锦衣的马夫牵着,等候在一旁。
这匹马,是黄知县特意从府城一位告老还乡的将军那里重金购来,专为今日状元公夸官所用。
“状元公,请上马!全县父老,皆己翘首以盼,一睹状元公风采!”
方进也不再推辞,在众人的欢呼声和羡慕的目光中,他整理了一下状元袍的下摆,动作潇洒地翻身上马。
他端坐于高大雪白的马背之上,绯红的官袍在和煦的秋风中微微拂动,头上的金花乌纱帽熠熠生辉,胸前的大红花鲜艳夺目。
他面带微笑,目光温和而自信地扫过岸上那一张张激动而淳朴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暖流。
“状元公!起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