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更精细的烹饪和点心制作。
衣着方面,方进虽然依旧偏爱简洁的儒衫,但也添置了几身用上好绸缎料子做的常服和礼服,以应对不同的社交场合。
翠莲和李氏更是衣橱大开,各种时新的衣裙、首饰添置了不少,走出去俨然是富家太太的模样。
家里还雇佣了几个仆人和丫鬟,负责打扫庭院、浆洗衣物、伺候起居等杂务。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却成了现实。
方进虽然不太习惯被人伺候,但也知道这是身份地位变化的必然结果,便也坦然接受了。
他对待下人还算宽和,只要他们做事尽心,从不随意打骂苛责。
出行的工具,也从之前的骡车升级成了更为舒适平稳的带棚马车。
方进还特意买了两匹健壮的挽马,并雇佣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马夫。
这种生活的巨大升级,让方家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李氏脸上的笑容几乎没有断过,走路都带着风。
方老爹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眉宇间的舒展和偶尔露出的满意眼神,都显示出他内心的喜悦。
哥哥们的生活也因为方进的帮衬而越来越好,对这个弟弟更是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翠莲更是沉浸在幸福之中。她看着丈夫意气风发,看着家里蒸蒸日上,看着父母兄长都过上了好日子,觉得所有的辛苦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她努力学习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秀才娘子”,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开始尝试着为丈夫分担一些对外的应酬。
而张屠夫,看到女婿如此“会过日子”,不仅没有像以前那样觉得他不务正业,反而更加欣赏和满意了。
在他看来,读书人就应该这样,既要有才学,也要懂得经营,才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自己也在方进的建议和资助下,彻底转型。
他将之前买的田地交给佃户打理,自己则在镇上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粮行,凭借着“秀才岳父”的名头和灵活的头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俨然成了一位成功的“儒商”。
虽然说他自己其实大字不识几个。
而他对方进的支持也更加不遗余力。
不仅时常送来各种山珍海味、绫罗绸缎。
还常常拉着方进,神秘兮兮地传授他一些“生意经”和“人情世故”。
虽然很多在方进看来都有些上不了台面,但也让他对这个时代的商业运作和社会规则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然,方进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富足而沉溺于享乐。
他始终牢记着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他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依然投入到了更加艰苦的乡试备考之中。
优渥的生活条件,反而为他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可以购买更多、更好的书籍。
可以聘请一些落魄但有真才实学的文人来府中探讨学问。
甚至可以偶尔去府城小住一段时间,拜访名师,参加更高层次的文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源。
他知道,秀才只是起点,举人才是关键。
他享受着成功带来的红利,但从未忘记脚下的道路和远方的目标。
他要利用好现在拥有的一切资源,为三年后的乡试,做好最充分、最全面的准备!
从贫困潦倒到富足安稳,方进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这巨大的转变,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和功名在这个时代所拥有的魔力。
但也让他更加警醒。
他必须不断向上攀登,才能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去实现自己心中那个更大的抱负。
秀才方进的“钱途”一片光明,他的生活也日益滋润,但这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
恰恰相反,更优越的条件,更坚实的后盾。
反而让他对未来的乡试,充满了更强的信心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