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我,科举状元郎,光宗耀祖 > 第20章 秀才特权,岳父变如脸

第20章 秀才特权,岳父变如脸

县试案首的荣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在青河县这片土地上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涟漪。?c¨h`a_n~g′k′s¢.+c~o/m_

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乡邻态度的转变和纷至沓来的道贺,更有实实在在的、属于“功名”本身的特权与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方进和他家庭的日常生活。

按照大夏王朝的制度,虽然县试案首还不是正式的“秀才”,需要通过后续的府试和院试才能最终获得生员身份,但己经具备了“准秀才”的资格,可以享受部分优待。

比如,在县衙登记备案后,可以免除自身的徭役。

在某些场合,对地方官吏可以不行跪拜之礼,只需作揖即可。

在乡里之间,也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这些特权,对于方进这样一个刚刚摆脱底层身份的人来说,感受是极其真切和深刻的。

放榜后不久,县学教谕便派人送来了通知,邀请方进前往县学参加“簪花礼”并登记入学。

这“入学”并非指正式成为生员,而是一种预备资格的确认,也是对案首的一种特殊礼遇。

这一天,方进特意沐浴更衣,换上了他唯一一件还算体面的、浆洗得发白的青布儒衫。

虽然依旧简朴,但他的眼神沉静,腰背挺首,行走之间,自有一股不同于往日的从容气度。

翠莲细心地为他整理好衣冠,又在他头上簪上了一朵小小的红绸花。

这便是“簪花”,象征着初步踏入文人行列的荣耀。

当方进来到县学时,门口的仆役一见他这身打扮和头上的红花,立刻恭敬地躬身行礼:“方案首来了!教谕大人和诸位学长正在里面等候。”

方进微笑着点头致意,迈步走入这座他曾经无数次经过、却从未有资格踏入的县学大门。

县学是本县最高的教育机构,也是所有读书人向往的地方。

院内青砖铺地,松柏苍翠,几间学舍古朴庄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丸^本*榊-戦, ?免?沸^越+犊′

在教谕的书房里,方进见到了这位掌管本县文教的长官。

教谕是一位年过半百、须发皆白的老者,看起来颇为儒雅。

他仔细打量了方进一番,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你就是方进?连中案首,很不容易。年轻人,戒骄戒躁,好生努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学生方进,拜见教谕大人。谢大人勉励,学生定当谨记。”方进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儒生礼。

教谕点了点头,又勉励了几句,便让旁边的训导(教谕的副手)为方进办理了登记手续。

这个手续很简单,只是将方进的名字正式录入学籍册中,证明他具备了参加后续府试、院试的资格。

办完手续,教谕又让训导带着方进,在县学里转了转,认识了几位同样在县学里读书的“老童生”和几位己经考中秀才的“学长”。

这些“学长”们,以前对方进大多是或轻视、或无视的态度。

毕竟,一个考了九次都名落孙山的“老童生”,在他们这些己经拥有功名的人眼中,确实不值一提。

但此刻,面对这位新科案首,他们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依旧带着几分矜持和审视,只是淡淡地点头示意。

有人则显得比较热情,主动上前与方进攀谈,询问他县试的文章心得。

甚至还有一两位家境不错的秀才,隐隐流露出想要与方进结交的意思。

方进应对得体,对所有人都保持着礼貌和谦逊,既不因为自己是案首而倨傲,也不因为对方是秀才而谄媚。

他的这份从容和气度,也让不少原本还有些轻视他的秀才暗暗点头。

离开县学时,方进的心情是复杂的。

他终于以一种“准官方”的身份,踏入了这片曾经遥不可及的领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他需要在这里,乃至更高层次的学府,继续学习,继续竞争。`精\武/小-税^罔\ ,冕,肺~阅?犊?

而另一件让他深切感受到身份变化的事情,发生在他去县衙领取县试赏银的时候。

按照规矩,县试案首除了匾额,还有一笔赏银。

方进来到县衙门口,守门的衙役一看到他,立刻换上了一副恭敬的笑脸:“哎哟!方老爷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呵斥和盘问。

进入县衙,一路遇到的胥吏差役,也都纷纷向他躬身行礼问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