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我,科举状元郎,光宗耀祖 > 第16章 榜前焦虑,市井闲话

第16章 榜前焦虑,市井闲话

得,上次落榜后,邻村那个同样屡试不第、家境却稍好一些的酸秀才钱三,是如何在酒后高声嘲讽他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辈子也别想翻身”。

还有村西头的王婆,平日里就碎嘴,这次更是见人就说:“方家老婆子天天烧香拜佛有什么用?我看她那西儿子就是个榆木疙瘩,不是读书的料!”

这些话语,像针一样,时不时地刺痛着方家人的心。

李氏听到这些闲话,常常暗自垂泪。

哥哥们更是气得脸色铁青,好几次都想冲出去跟人理论,都被方老爹和方进拦了下来。

“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们说去。”

方进平静地劝慰家人,“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等榜下来,一切自有分晓。”

话虽如此,但那种被轻视、被嘲讽的滋味,还是让整个家庭都憋着一股气。

这天,方进从外面温书回来,刚走到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大嗓门,正是他的岳父张屠夫。

“……说了多少次了!别抱太大希望!那小子要是能中,我老张头把这杀猪刀吃了!”

张屠夫的声音带着一贯的粗鲁和不耐烦,但仔细听去,似乎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爹!您少说两句吧!”是翠莲带着哭腔的声音。

“我说的是实话!免得到时候你们娘俩又哭哭啼啼的,看着心烦!”张屠夫哼了一声。

方进推门而入,院子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张屠夫看到方进,脸上那副不耐烦的表情僵了一下,随即又梗着脖子道:“哟,大才子回来了?怎么样?是不是又在哪儿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方进心中无奈,但面上依旧平静,拱手道:“岳父大人来了。”

张屠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复杂:“小子,我可跟你说清楚!这次要是再不中,你就老老实实跟我去杀猪!别再做什么白日梦了!听见没有?!”

“岳父教训的是。”方进淡淡回应。

张屠夫见他这副不咸不淡的样子,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更加烦躁起来。

他嘟囔了几句“朽木不可雕也”,然后又像往常一样,从腰间的布袋里掏出一块还算新鲜的猪肝,往桌子上一扔:“喏!拿去!给翠莲补补!看她跟着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说完,也不等方进回话,便哼哧哼哧地转身走了。

只是那背影,似乎比以往多了几分沉重和……焦虑?

方进看着那块猪肝,又看了看旁边眼圈发红的妻子,心中叹了口气。

这位岳父,真是……

自从方进上次和他“舌战”之后,张屠夫虽然依旧嘴硬,但辱骂的次数和程度明显减少了,反而来的次数更加频繁。

他似乎也隐隐感觉到女婿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长久以来的失望和偏见,让他不敢抱有希望,只能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复杂情绪。

他既怕女婿再次落榜让女儿伤心,或许心底深处,也藏着那么一丝微弱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盼?

这样的“探访”和“敲打”,在放榜前的这段日子里,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上演一次。

张屠夫每次来都带着一种“我就知道你不行”的笃定语气,但离开时留下的肉食却一次比一次分量足,种类也从下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五花肉或者排骨。

方进渐渐也摸清了岳父的“套路”,不再与他争辩,只是默默承受,然后将那些肉食交给母亲和妻子,改善家里的伙食。

除了岳父的“特殊关怀”,村里的闲言碎语也达到了顶峰。

钱三似乎是铁了心要看方进的笑话。

他常常在村口或者人多的地方,故意高声谈论着县试的难度,或者某某大户人家的子弟准备得多充分,暗示方进这种穷苦出身、又没什么背景的考生根本没戏。

“依我看啊,这科举,终究还是要看家底和门路!像方进那样,死读书有什么用?连几本像样的程墨都买不起吧?”

钱三带着几个同样落魄的文人,在老槐树下阴阳怪气地说道,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路过的人听到。

一些平日里和方家有些小摩擦的邻居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我看还是早点认命的好,省得浪费粮食!”

这些话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虽然方进努力不去在意,但听多了也难免心烦。

他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读书中,用圣贤的智慧来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暗暗发誓,等到放榜那一天,一定要让这些嚼舌根的人,把说过的话都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