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是何大清写给柱子的。
这话让一大妈和贾张氏都吃了一惊。
何大清?是从保定寄来的?
何大清抛下儿女独自去了保定,只为一个寡妇,这件事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连街道上也在议论。¨咸`鱼_看¨书-网. ^首-发,
这家伙突然给柱子寄信,到底什么意思?
看着信封微微鼓起,贾张氏眼睛一亮。
难道里面有钱?
何大清去保定后,这辈子大概回不来了,但毕竟两个孩子还未成年,或许是他良心发现,寄钱回来供孩子们生活?
想到可能有钞票,贾张氏兴奋起来。
东旭的师傅,我就知道你办法多。
这事只有我们知道,我绝不会告诉别人!
贾张氏误解了,以为易忠嗨想截留何大清寄给傻柱的生活费,便赶紧表示支持。
易忠嗨却皱眉沉思,与一大妈对视一眼。
如果信里是钱,问题倒不大。
关键在于……
想起当初何大清逃跑时自己在后院和聋老太的情景,易忠嗨连忙摇头。
忠嗨,要不我们先拆开看看?
自家的事自家清楚,一大妈明白丈夫在想什么,主动提议。
对啊,东旭的师傅,这事只有我知道,别人不会发现的。
我们拆开看看,不是钱的话,再还给傻柱就行。
贾张氏附和着一大妈的话,先不管心里可能有的钱,单是之前和傻柱结下的梁子,让她单纯想让傻柱不痛快就很乐意。
看傻柱刚才推车那得意劲儿,真让人不爽!
易忠嗨听罢两人的话,心思并未放在贾张氏提及的内容上。
然而,拆开信封后,里面的东西确实是他所期望的,不然他也不会私自扣下这封信。"要不咱们打开看看?我的意思是,柱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父亲走得远,我们帮他把关,这也是关心他。”
易忠嗨说话时,总是喜欢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维护他的形象。
贾张氏对此显得毫不在意:“行行行,打开看看吧。”
见状,易忠嗨不再多言,直接拆开了信封。
果然,一沓钞票立刻显露出来。
贾张氏动作迅速,立刻上前数了一遍,总共十五万,相当于普通学徒工几年的收入。"何大清是不是疯了?既去讨好寡妇,又往家寄这么多钱。”
看清金额后,贾张氏忍不住嘟囔了几句。
而易忠嗨和那位大妈,在看到这笔巨款时并无太大反应,反而继续翻找信封里的东西。
很快,他们在钞票下面发现了一张纸条,易忠嗨取出展开,上面只有三个字:“生活费”
。
看到这几个字后,两人松了一口气。
彼此对视一眼,随即掩饰住内心的波动。
这时,贾张氏按捺不住说道:“东旭的师父,我们东旭最近身体调理用了不少药,这钱……”
显而易见,贾张氏是想将这笔钱据为己有。
易忠嗨听到这话,额头上不禁浮现几道黑线。
原本他还担心何大清那边可能出问题,但现在看来一切正常,只是寄了些生活费给柱子和雨水而已。"贾嫂子,这钱应该是何大清给柱子的生活费,您忘了吗?我们是为了帮柱子检查信件内容,既然没问题,这钱咱们不能拿,否则岂不是成了偷?”
易忠嗨说着,神情间透着一股正气凛然,却从未意识到这个信封起初就是他私自扣下的。
贾张氏对易忠嗨的话感到困惑不解。
不是,你到底什么意思?
拆信封是你,现在这里有十五万,你又要反悔吗?
“要不这样吧,东旭师傅,我们只要十万。”
贾张氏认为分配不公,虽然有些不舍,但仍让了一步。
易忠嗨嘴角微动,接着说道:“贾嫂子,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是别人寄给儿子的生活费,若何大清回来发现……”
听闻此言,贾张氏脸色稍变,后果确实令人担忧,她也不好再提及拿钱之事。
这时,一位大妈站出来说:“要不把钱给柱子送去吧,毕竟这是何大清的心意。”
今日柱子买了辆自行车,消息已在院里传开,怎么看都不像缺钱的模样。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更不敢私自占有这笔钱。
毕竟,生活中的不幸往往落在最脆弱的人身上。
在原著中,何裕柱并未经历这些波折,只是普通地在饭店工作,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