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是这个啊!”
“狂徒,你看出了什么吗?”这时,西门和拓跋若若等人也围了上来,看着夜墨寒问道,一个个满怀期待的等待着夜墨寒的回答。\5′4^看+书/ ¨无*错-内^容?
“这崖壁……的确记录了李太白一生所有诗剑武学的感悟!”夜墨寒说道:“如果我没猜错,李太白三千诗篇三千剑,都在这崖壁之上。”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武仙感悟的指导的。”夜墨寒说道:“每一个第一次触发这石壁上的一套诗剑武学的人,不论自身武学修为如何,都可以感悟到武仙对于这套武学的感悟。但是当第一个人之后,后面的人的武学修为如果不能超过同样修炼这套武学的前人的话,那么他只能够感受到武学修为不如他或者比他高一点的人留下的感悟。因为这崖壁会记录每一个人对于一套武学的感悟,并且只会给后来人最多比他自身高一个境界的感悟提升!”
“这也就是说,一套武学,第一个施展的人相当于能够得到武仙的亲自指导,而后面再来练这套武学的人,除非自身对于这武学的领悟已经超越了所有前人,否则,只能得到前人的指导,以及比他若的人的感悟参考。+秒-章_节`小~说/网. ,更/新`最\快?”西门说道:“如果自身灵性不足的话,那么越是往后来到这里的人,得到的东西就越少?”
“不错。”夜墨寒点了点头说道:“这少阳山,如今可是一座至宝啊。”
“能够得到已经飞升的武仙的指点,的确是至宝。”拓跋若若点了点头说道。
“你想的太简单了。”夜墨寒说道:“修炼一种剑法,你就能感悟一种比你对这套剑法理解更深的前人的感悟,李太白有三千诗剑武学,那么未来,这崖壁上记载的武者的感悟,又会有多少呢?突破武道金丹需要的是一种谁都说不上来的契机,每个人的契机都不相同,也无从参考,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但是如果当这崖壁记录了无数人的武学感悟之后呢?”
“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的武学感悟来寻找自己突破武道金丹的契机?”西门眼睛发亮的说道。′1+4?k,a^n?s?h*u/._c!o~m?
“不错!”夜墨寒脸色严肃地点了点头:“西门,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千年前九州武道金丹那么多,如今我们突破武道金丹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西门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却从没有想出个头绪来。
“因为人心变窄了。”夜墨寒叹了口气说道,看着原来那些你防我我防你,都不愿意第一个过来练武,如今却是你争我抢去找玉京楼的人兑换武学的人。
“三千年前,人族妖族大战的历史里,武者的武道金丹不过是武道修为的一个阶段罢了,再往上,武道元婴,武道金身,直至破碎虚空飞升仙界的境界,哪一个境界没有武者?武者和修仙者的地位就像是两个不同的寻求长生的体系,不相上下,不分伯仲。但是如今呢?只是武道金丹,就已经成为了武者们过不去的一道坎。”夜墨寒说道。
“以前的武者,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以无上武道之路为追求,所以他们会进步,会跨过一个个高峰。”夜墨寒说道:“但是自从人族妖族分开,修仙者还在抵御妖族,而武者们,则是渐渐开始了闭门造车。”
“各种武学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在抱着自己的一本秘籍而当做至宝。”夜墨寒说道:“武者自己将自己的武道之心给封了起来,哪怕给他超凡的武学又能如何。”
“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些?”西门看着夜墨寒问道。
夜墨寒眼神复杂的看着那石壁,说道:“不是我想到了这些,是李太白前辈想到了这些啊。”
“还记得李太白前辈的生平大志吗?”夜墨寒笑着说道:“有朝一日,人族兴起,当以一剑,光寒九州!”
“武仙前辈一生都想让人族兴起啊。”夜墨寒说道:“修仙的要求太高,他想让九州的人族,哪怕没有修仙的灵根,也能够以武入道,人人如龙,以手中剑,不再害怕妖族来犯。但是他一生走遍了九州都没有办法改变如今九州的人民。”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夜墨寒苦笑一声:“有各个仙门抵御妖族,人族的生活太安逸了,安逸到武者的追求变得矮小了,心胸变得狭窄了,彼此间的交流也都想着留一手。这种安逸中滋生的心里,怎么可能有人会再登临那最高的境界呢?”
“所以他制作了这座崖壁?”西门说道。
“是啊,武仙前辈总不能为了激励人族帮助妖族吧。”夜墨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