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 > 422章 我叫伍岭云

422章 我叫伍岭云

422章 我叫伍岭云

——我叫伍岭云,呼号“雷公”。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

——我是空降兵,来自雷神突击队。

我的老家被誉为“西南明珠”,也是西南地域上唯一的一个直辖市。

因为被崇山峻岭环绕,而得名“山城”;因为常年被雾气笼罩,又得名“雾都”。

又因为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春夏之交夜雨尤甚,于是有了“巴山夜雨”这个美丽的故事。

我的老家并不在主城区,而是在下边的区县,尤以“乌江涪陵榨菜”为当地特长。

不过除了榨菜,我的老家还盛产鞭炮。

当然以“鞭炮”作为文化符号,是另一个更为著名的城市,但是我的老家的鞭炮产业也不遑多让。

在我们乡下,冬天的农闲季节,家家户户都会手工擀制鞭炮,以用作补贴家用。

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等到秋收之后,就会准备硫磺、木炭、硝石等物件。

农村擀制的土质鞭炮又大又响,城里人最喜欢这个,恨不得在除夕夜的时候震碎整个小区的玻璃!

家家户户都擀制鞭炮,所以这玩意儿在农村并不值钱,我的小时候不像城里孩子有很多玩具,所以一到了放寒假就叮叮咣咣地放炮玩。

话说咱这个“爆破手”,算起来也是从小培养的!

农村的孩子打小就调皮,放鞭炮也能玩儿出花来。

我曾经干过的“丰功伟绩”,包括但不限于——

在竹子上钻个孔,把鞭炮扔进空洞里,将它炸个天女散花;

往村子里的鱼塘扔二踢脚,随着水花冲天,被震破内脏的鱼也纷纷开始了仰泳;

这还不算完,某一天,我和小伙伴们隔着院墙,把鞭炮准确的扔进邻居家的茅坑里......

一声巨响,紧接着传来了邻居的谩骂。?求°?!书D±?帮?ˉ~ *%免o费¥阅?读<

我和小伙伴们撒丫子就跑,万万没想到,邻居竟然恰好就在里边上厕所。

茅坑里的“汤汤水水”肯定会飞溅的到处都是,并糊满整个茅房。

那画面太美,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结果倒是可以想象,邻居状告到我家,爸爸给我揍得呀......

土质鞭炮终归是危险,不光是燃放的时候,就算是制作的过程危险也是时有发生。

在我的农村老家,擀制鞭炮的时候,时常会听到一声巨响,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某某家的房顶被掀掉了。

后来,政府为了安全,也是扩大产业化,将土质鞭炮作坊给全部取缔,成立了规范化的鞭炮生产厂。

这下,我的爸爸妈妈就不用在家里提心吊胆的擀制鞭炮了,进入工厂,成为了鞭炮工人。

不仅安全有了保障,收入更是成倍的增加。

但是,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不乐意了。

以往,家家户户擀制鞭炮的时候,我们还能从家里顺点鞭炮出来。

可是成立了鞭炮厂就不行了,总不能去人家的车间里偷吧?

好像不行,厂区里不仅有保安,还有大狼狗。-?o咸1鱼2看′+.书$ ?§最?t`新¥章=节?×更}新,快¤¨

这可难不倒我,自小,就无数次的见过爸爸妈妈熬制火药。

不就是火药吗?我记得比例。

相对于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硝、二硫、三木炭”,这就是个糊弄人的玩意儿。

如果这样配比调出来的物件儿能响,我倒立吃屎!

很多军迷的观点是“一硝、二硫、三木炭”,就是指一份硝石、二份硫磺、三份木炭。

如果非要说对不对,我也不知道。

因为这里的“一、二、三”,到底是指的重量还是体积,其实都没有说清楚,就更别提对错了。

其实,“一硝、二硫、三木炭”的一二三,和领导讲话的“我要说三点”是一样的,只是第一、第二、第三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数字上的配比含量。

至于黑火药正确的比例,以重量计,硝酸钾占75%、硫磺占10%、木炭占15%。

(喂,说你呢!还不快点拿小本本记记清楚?)

“一硝二硫三木炭”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根本就是糊弄外行的“玄学口诀”。

如果真有人敢照着所谓1:2:3的“家传配比”去搅一坨,结局不是点不着,就是熏一脸黑。

这玩意儿可难不倒我,三个小伙伴凑到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