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砚舟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他略一沉吟,朗声吟道:
"十年寒窗苦读时,不信人间有别离。 今日金榜题名后,始知天地有高低。"
第一句出,满座皆惊。
"好一个'不信人间有别离'!"
翰林院掌院学士忍不住拍案叫绝,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道尽寒门学子心声!"
萧砚舟继续吟道,声音愈发清越:
"琼林宴上春色早,御苑花开第一枝。 莫道书生无远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当"曾许人间第一流"七字落下,厅内鸦雀无声。
片刻后,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绝妙!此诗当流传千古!"李肃激动得声音发颤,连忙招呼书吏,"快,把萧状元的诗记下来!"
陈默坐在席间,手中的酒杯几乎要捏碎。他死死盯着萧砚舟挺拔的背影,眼中的嫉妒几乎要化为实质。
李天一则一脸崇拜,小声嘀咕着要把这首诗抄下来挂在书房。
"萧状元此诗,当真字字珠玑!"李肃亲自为萧砚舟斟满酒杯,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老夫这就命人抄录,呈送御览!"
萧砚舟谦逊地接过酒杯:"大人过奖了,学生不过偶得佳句。"
宴席将散未散之际,萧砚舟的诗句却己在礼部衙门内不胫而走。
"萧兄方才那首诗......" "嘘——小声些,莫让大人们听见。"
几位年轻官员借着斟酒的间隙,在廊柱后低声交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其中一人从袖中掏出随身携带的竹纸,悄悄记下诗句。
礼部主事张文远正巧路过,闻言驻足:"几位在议论什么这般热闹?"
众人顿时噤声。张主事却笑道:"可是在说萧状元的新诗?'曾许人间第一流'一句,确实气象不凡。"
这轻声细语的交谈,却引得更多官员侧耳。
不多时,诗句便如春风拂过,从偏厅传到正堂,从礼部传到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