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被盟军士兵称为“死亡碗底”的洼地,成为了帝国武士道最后的坟场。
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地形被猛烈的炮火和爆炸扭曲得如同月表。
巨大的弹坑星罗棋布,深达数米,坑壁陡峭。
碎裂的火山岩堆积成诡异的石林,燃烧的车辆和装备残骸散落其间,散发着焦糊与尸臭的混合气味。
但最致命的,是这片区域地下那如同蚁巢般密集、深邃、纵横交错的坑道网络。
这是栗林忠道呕心沥血构筑的最终防御核心,连接着折钵山主坑道群与北部元山机场地下工事。
经过近一个月的消耗,残存的约30000名日军含重伤员,如同受伤的毒鼠,深藏于这九地之下,决心流尽最后一滴血。
“死亡碗底”东侧边缘,92军李云龙部前沿指挥所。
空气粘稠,硝烟刺鼻。李云龙蹲在一个巨大的弹坑边缘,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前方那片被晨光勾勒出狰狞轮廓的洼地。
他身上的美式军装早己破烂不堪,沾满黑红色的泥垢,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
“他娘的…真成耗子窝了!”李云龙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抓起望远镜。
视野里,“碗底”死寂得令人心悸。
看不到一个活动的敌人,只有被炮火反复犁过、冒着缕缕青烟的焦土。
但经验告诉他,每一块岩石后,每一个弹坑里,每一处看似无害的瓦砾堆下,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枪口或绑满炸药的“肉弹”。
“报告军座!”一名脸上带着新添灼伤、背着沉重M2火焰喷射器的喷火兵排长匍匐过来,“三连‘清道夫’一队刚摸到‘碗底’边缘‘寡妇岭’(Widow's Ridge)下方那个洞口,里面就飞出十几颗手榴弹!老赵…老赵被炸断腿,小王…人没了!洞口机枪复活,火力贼猛!根本靠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