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家里的公鸡还没打鸣儿,胡老二就悄悄的起身了。~d¢i.y-i,k¨a*n~s\h~u-.+c′o+m?
他先洗漱好,再把钱袋子塞进怀里,为了不惊醒隔壁的夫子和儿子,他小心翼翼的不发出一点声响。出了堂屋后,胡老二轻轻的掩上门。他昨晚就将火把放在马厩里了,他刚走到马厩,就见一道小身影蹲在门口。“可是默言?”胡老二压低声音问道。“老爷,我是默言!小的陪你一起去浮空山,那地方小的熟!”默言飞快的站起身,小声回答。他曾经去过浮空山无数次,打柴、砍竹子。再后来,阿爷也葬在浮空山的山脚下了。“你这孩子!”胡老二嗔了一句,他只是打听到了送子观音庙在浮空山上,他寻思着到了西城门再打听具体位置。既然默言熟悉浮空山,胡老二答应了默言跟着一起去,他刚想牵出大青骡,就听默言道:“老爷,我们骑马去吧!我骑柔云带着老爷,马比大骡子跑得快!”胡老二点头道:“行吧,咱们骑马去!”柔云喷了一个响鼻,默言拿起一个小麻袋装了马饲料进去,挂在马鞍上,牵着缰绳朝外走。胡老二拿起火把点着了,跟在后面。臭臭摇晃着尾巴跟在后面,胡老二小声道:“臭臭留在家里看家,我出去办事,下晌就回来了!”臭臭“呜呜”两声,摇晃着尾巴站在院子里不动了。村子里静悄悄的,冬日的清晨很冷,用火把照路,柔云走得也不快。胡老二骑坐在默言身后,有默言挡着风,胡老二没觉得冷。出了镇子后,路好,柔云扬起四蹄慢跑起来。冷风刮在脸上,像冰刀子一般,胡老二看到默言打了几个寒颤。“默言,我来骑马吧,你坐在我身后,不然你这孩子会得风寒的!”胡老二大声说道!“不用了老爷!”默言大声回道,“老爷你抓住马鞍,坐好了就成!”默言灌了几口冷风,咳起嗽来。这孩子是个倔脾气!胡老二不说话了,等回镇上时,去王大夫那里买些草药熬汤给默言喝,可别得了风寒!从南门进城,再从西门出城,天才慢慢亮了。今日初一,善男信女去浮空山上香的多,一路上都能遇到香客。浮空山之所以得名,就是山峰陡峭,远看就像是浮在云中一般。山脚下的马棚里已经停了不少马车和骡车、驴车,看来上香的人还真不少。默言将缰绳交给看管马匹的沙弥,胡老二拿了一包香,再捐了一百文香火钱。小沙弥双手合十颂了一声佛号。山路崎岖,还有些湿滑,默言搀扶着老爷上山,不时提醒一句:“老爷您小心脚下!”胡老二板正的脸上有了笑意,儿子的书童是个好孩子,女婿买得不亏!只是这孩子倔得很,让他不要喊“老爷”“少爷”,不要自称“小的”,他一直不听!胡老二边大步上山,边在心里叹气,孩子娘走得早,现在好多事只得他这个阿爹去做。女儿和女婿的日子过得好,女儿久久没有怀上外孙,这让胡老二忧心不已。他曾经以为,女婿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他对女儿的好只是一时的,他曾经以为女儿进了女婿家会过得不好……胡老二怎么都没想到,他担心女儿在女婿家不如意种种,独独没想到女儿不能给冯家生下继承香火的外孙这一点……农户家没有男丁继承香火,人死了连摔盆的人都没有,这种人家的灵位不配进入家族的祠堂,家中的家产也会被家族吃了绝户…… 女婿家财万贯,女儿没有为冯家生下外孙,女儿就是被冯家休弃出门,或是受了磋磨、打骂,他胡老二没有任何底气去为孩子讨回公道。唉……天爷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你一定得让禾儿尽早为冯家生下男丁才好啊!胡老二一边跟着香客们上山,一边在心里唠唠叨叨。为了让送子娘娘听见他的心声,他口中轻声的念念有词,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自从女儿嫁进了女婿家,他胡老二的新旧宅子就有三座了,儿子有夫子专门教他读书,过了年就要考童生。女儿进了富贵窝,女婿不忘提携胡家村,家家种生姜,女婿出八文钱一斤高价收购。眼看明年全村都在大规模种生姜,家家都能收获十来两银子,如果女儿没有为冯家生出一男半女,女婿一怒之下,不收村里的生姜了,他胡老二就成了全村的罪人。胡思乱想中,天光大亮,胡老二和默言来到了观音庙下。这最后的一段路,是一级一级的石阶,石阶陡峭而漫长……胡老二抬头看看高高在上的送子庙,想着心诚则灵!他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