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如同一场燎原的野火,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燃遍了烽火连天的大江南北。
这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在广袤的大地上,掀起了更为巨大的波澜。
从繁华都市的弄堂,到穷乡僻壤的田埂,无数国人的心,被“八路军缴获十几辆日军坦克”这几个字点燃了!
“号外!号外!八路军晋西北大捷,痛歼日寇,缴获坦克十余辆!”
报童清脆的呼喊声穿透大街小巷,人们争相抢购报纸。
识字的人大声念着,不识字的人围拢着侧耳倾听,每一个字都像惊雷般炸响在耳边。
“真的假的?八路军有坦克了?”
“十几辆!我的天!这下小鬼子可要吃苦头了!”
“太好了!太解气了!”
压抑在国人心头太久的屈辱和愤懑,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无数城镇的街头巷尾,自发地响起了鞭炮声,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自豪。
尤其是在各大院校,年轻的学生们更是热血沸腾。
他们冲出教室,走上街头,挥舞着简陋的旗帜和标语,汇聚成一股股欢庆的洪流。
“八路军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万岁!”
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响彻云霄,那是积蓄己久的民族情感的火山式喷发。
“我们要支援八路军!”
“捐款!我们捐款给真正打鬼子的英雄!”
简陋的募捐箱很快被塞满了。
许多人掏空了口袋里最后几个铜板,甚至有贫苦人家拿出了准备换盐的鸡蛋。
他们或许连下一顿饭在哪里都不知道,但此刻,支援前线的决心却无比坚定。
他们知道,只有把侵略者赶出去,才有真正的活路。
“我要去山西!我要去当八路!”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学生装的青年,振臂高呼,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只有跟着八路军,才能真刀真枪地打鬼子,保家卫国!”
“算我一个!”
“我也去!加入386旅!跟着李云龙打鬼子去!”
“我们一起去!把青春献给抗战!”
一股前所未有的参军热潮,以山西为目标,迅速在青年中蔓延开来。
不仅仅是男青年,许多女学生也激动地表示,她们虽然不能扛枪,但她们识字,她们要到前线去,做宣传,做救护,要把八路军的英雄事迹写下来,告诉全世界——这个国家不会亡!
只要有八路军这样的铁血部队在,中华民族就一定能站起来!
即使是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沦陷区,这则消息也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仿佛看到了一线刺破乌云的曙光,听到了一声沉寂己久的春雷。
他们压低声音,互相传递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心中默默祈祷着:
“八路军……快点打过来吧……救我们出去……”
与此同时,日军大本营。
陆军省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
陆军大臣杉山元脸色铁青,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八路军……129师……386旅……缴获战车十……十几辆?!”
杉山元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十几辆坦克!
对于资源日益紧张的帝国而言,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损失。
更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这些帝国的钢铁利器,竟然落入了那些被他们视为“土匪”的八路军手中!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八路军的火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这对整个华北,乃至整个“圣战”的进程,都将构成难以估量的威胁!
他猛地抬起头,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高级将佐,声音不高,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谁能向我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帝国精锐的战车部队,是如何在山西,被一群装备简陋的支那农民武装缴获的?!”
冰冷的话语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在场的将官们纷纷低下头,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引火烧身。
参谋总长畑俊六眉头紧锁,脸色同样难看到了极点。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更是对“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