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战区的铁甲洪流正沿着正太线滚滚而来,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援军,不过是送进虎口的羔羊。
求和或许是耻辱,但至少能让剩下的士兵活着看到明年的樱花。
电报发出的那一刻,多田骏摘下了军帽。
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格外刺眼,他对着墙上的天皇肖像深深鞠躬,却不敢抬头首视。
他终究没能守住 “皇军” 的颜面,成了第一个向 “支那军” 低头的方面军司令官。
楚云飞坐镇前线指挥部,正在跟自己的侦察部队联系。
“继续探查周边,扩大搜索范围,确定日伪军位置。”
“总部有没有新的电报?”
参谋们纷纷摇头,并未接到任何长官情报信息。
意味着援兵全被解决了?
侦察连队的坦克、摩托车正蔓延到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之外。
如果还没有日伪军的情报消息,大家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奇怪,难不成日军放弃了支援?我46军还没发力,敌人就倒下了?”
楚云飞不自信,再度命令侦察部队进行拉网式排查。
甚至请龙城机场的飞机出动,侦察石门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日军情况。
当晚,几乎确认无任何日军援兵。
颇有一股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35军退守新乡,110师团退守石门,残存的兵力开始依托巷战负隅顽抗。
李峰不想打巷战。
命令部队进行层层包围,断绝日军的物资,再坚清壁野,发动群众跟伪军,调转枪口。
留下机动兵力待战,看日军下一步怎么走。
如果日军不安排任何援兵了,那就想办法吃掉守军。
利用手上的资源,生产一批毒气弹、燃烧弹,瓦解两个师团的鬼子。
对待日本人,不需要怜悯,更不需要人道主义。
用一切可以用的办法,歼灭他们就完了。
北平城外也爆发了战斗,从察哈尔蔓延过来的骑兵,正不断冲击日伪军的据点。
马湛山的独立3军开始发起攻势,分别向冀北、热河防线的日伪军猛攻。
这条线一首以防守为主。
今日不同往日,华北方面军基本残了,可以调转口子,试一试关东军的锋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