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低洼的地方,那里可能会有积雪融化形成的水洼。如果没有,我们可以观察动物的踪迹,动物都需要喝水,跟着它们的脚印可能会找到水源。另外,有些植物也能指示水源,像柳树、芦苇,它们生长的地方附近通常有地下水。找到水源后,水不能首接喝,要进行净化处理。可以用一个容器,把水煮沸,这样能杀死大部分细菌和寄生虫。如果没有容器,我们可以用一块干净的布,把水过滤一下,虽然不能完全除菌,但能去除一些杂质。”
陈宇又拿起一块石头,说道:“在野外,石头也是很有用的工具。我们可以用石头生火,找一块燧石和一块铁片,相互敲击,就能产生火星。把火星引到干燥的干草或者桦树皮上,轻轻吹气,就能点燃火种。还有,石头可以用来制作简易的武器,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防身。比如把石头磨尖,绑在树枝上,做成一个石矛。”
林悦和秀兰认真地听着,不时做着笔记。她们知道,这些知识在未来可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陈宇看着她们专注的样子,心中感到欣慰。
“另外,学会搭建庇护所也很重要。如果在野外遇到恶劣天气,没有地方躲避,搭建一个合适的庇护所就能保命。最简单的庇护所就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像山洞、大树下。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可以用树枝和树叶搭建。先找一些粗壮的树枝,斜靠在一棵大树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然后,用一些细树枝和树叶填充框架的空隙,做成一个防风挡雨的屏障。在搭建庇护所的时候,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被洪水淹没。而且,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要在有落石危险或者野兽出没频繁的地方搭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宇详细地讲解着各种野外生存技能,从陷阱设置到方向辨别,从寻找水源到搭建庇护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林悦和秀兰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她们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坚毅。
这些技能的学习,不仅让林悦和秀兰增加了知识储备,更让她们在面对未知的野外环境时,多了一份从容和应对的能力。陈宇知道,这些技能将成为家人在山林生活中的有力保障,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凭借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片山林中顽强地生存下去。
在教授完基本的生存技能后,陈宇又开始深入讲解一些进阶的陷阱设置方法,以应对不同的猎物和环境。
“接下来,我教你们一种针对小型啮齿动物的陷阱,叫‘箱式陷阱’。”陈宇说着,拿出一些木板和钉子,开始动手制作。“我们先用这些木板钉成一个小箱子,箱子的一面要能活动,作为门。在箱子里面放一些诱饵,像花生米、玉米粒之类的。然后,在门的边缘安装一个简单的机关,用一根小树枝作为触发装置。当小动物进入箱子吃诱饵时,碰到触发树枝,门就会自动关闭,把它困在里面。这种陷阱比较容易制作,而且不会伤害到猎物的皮毛,适合捕捉松鼠、竹鼠这类动物,它们的皮毛可以用来做保暖用品,肉也能吃。”
林悦和秀兰在一旁仔细看着陈宇的操作,林悦问道:“这种陷阱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陈宇回答:“一般放在这些小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像树洞附近、它们的洞穴旁边,或者是它们觅食的路线上。而且,要注意伪装,不要让陷阱看起来太突兀,不然小动物会很警惕,不敢靠近。可以在陷阱周围撒一些树叶、泥土,让它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讲完箱式陷阱,陈宇又拿起一些藤条和细树枝,准备讲解另一种陷阱。“这种陷阱叫‘弹性树枝陷阱’,主要用于捕捉中型动物。先找一根有弹性的树枝,比如柳树或者弹性较好的灌木树枝,把它弯曲下来,用绳子固定在地上。然后,在树枝的顶端系上一个套索,套索的位置要刚好能套住猎物的脖子。在套索下方,设置一个触发机关,用一根小树枝横在地上,当猎物经过时,碰到触发树枝,固定弹性树枝的绳子就会松开,树枝瞬间弹起,套索就会收紧,将猎物吊起来。这种陷阱需要对树枝的弹性有很好的把握,不然要么弹不起来,要么力量太大把猎物勒死,损坏皮毛。”
秀兰看着陈宇手中的材料,有些担心地说:“感觉这个陷阱有点难,要是把握不好弹性,会不会很容易失败呀?”
陈宇笑着安慰道:“刚开始可能会不太容易掌握,但多试几次就好了。在选择树枝的时候,要选那种粗细适中、弹性好的。可以先在旁边试验一下树枝的弹性,调整好绳子的长度和触发机关的位置,再正式设置陷阱。而且,设置陷阱的时候要注意隐蔽性,不要让猎物轻易发现。”
除了陷阱,陈宇还教她们如何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