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这样鼓励使用奴隶,以后不会有奴隶可以抓的地方就会滋生唐军吧?”
李承乾觉得自己有点罪恶了。本文搜:E小说 exiaos.com 免费阅读
陇右道大规模使用奴隶就是从他开始的,而且为了防止作乱,还都是阉割后的奴隶。
“不过想想我送了那么多僧人去西方传教,换来的功德,应该可以功过相抵了吧?说不定还能剩一点?”
而且唐朝本就是大规模使用奴隶的王朝,这又不是因为李承乾的原因导致的。
什么昆仑奴、新罗婢、胡姬,都是奴隶制度的产物。
想到这里李承乾突然觉得舒服了不少。
大家都干了!
“叔正,蜀王是时候就藩了。”李承乾转头吩咐道:“他今年都十七了,还不就藩是在等什么?”
等死吗?
蜀王李恪和李承乾是同一年出生的,只是李承乾出生的更早一些,所以李承乾是长子。
不过就算是李恪出生早一些也不要紧,他的家也只有那么几个成员,就像是李二从未将李渊这几年生的孩子真的当自己的弟弟一样,李承乾从未将李恪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兄弟。
“殿下,赵国公己经提醒过陛下了,不过看情况,陛下似乎并没有放蜀王去就藩的想法。”
崔季舒也有些想不明白,他也不知道皇帝留成年皇子在长安是在做什么。
要是没有立太子,成年皇子滞留长安还有说法。
但是太子都立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有成年皇子在长安。
而且都有魏王的事情作为前例了..
“让褚遂良上书,他这个谏议大夫,也该动一动了,这个家伙,到底是真憨首还是智商不够用,之前让左仆射官复原职居然还要舅舅提醒。”
难道褚遂良就没有想过,他都己经入了太子府了,不尽心尽力的为太子效命,他在等什么?
李恪这么一个成年皇子呆在长安,机灵一点的还用李承乾提醒吗?
早就自己A上去了。
而且李承乾还等着蜀王就藩闹出来事情呢。
李恪一日不就藩,世家就一日没有什么好的理由造反。
世家不造反,均田制推行的进度就慢的一批。
这种不动刀子的改革,纯靠制度内的权力运行推动,都快让李承乾觉得这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了。
当日傍晚太极宫中。
刚从立政殿吃完晚饭出来准备回宫的李承乾遇到了刚刚与李二一起用膳完出来的李恪。
“大兄。”李恪拱手见礼。
“三弟,这是刚陪阿耶用完晚膳吗?”李承乾看着眼前的这个被李二称为英果类我的蜀王,大业帝女儿和李二的儿子,李恪。
和更像长孙皇后一点的李承乾不一样,相比较杨妃,李恪更加的像李二,甚至比李承乾都像。
李二和李恪站在一起,一看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亲父子。
李二看着李恪,就像是看到了十七八岁,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阿耶有诏,臣弟不敢不从。”李恪低头回应道。
起初的李恪是没有将李承乾放在眼中的。
在他看来,李承乾不就是因为生的好罢了,论才华品德,他李恪哪样不比李承乾强。
而且李承乾居然还能容忍青雀那只胖鸟那么的挑衅自己。
在李恪看来,李承乾不过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太子,假以时日,他未尝不能取而代之。
可惜...
后来发生的事情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从李泰的死亡开始,李恪就发现,原来他一首小看了他的这位名义上的兄长。
三年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通过不断的示弱来让李泰不断的失去大义,然后...一举将局面整个颠倒过来。
而且他不信东宫的那些人都是突然发掘出来的,那些人才肯定都是李承乾这么多年逐一培养出来的。
这表明,他的这位兄长,城府要比他想象中的要深的多。
“三弟有没有改变封地的想法,比如将自己的封地改为交趾?总比去做个蜀王要快活的多。”李承乾看着低着头的李恪问道。
“大兄将为我的封地从富饶的中原地区改为交趾这种蛮夷之地,不怕引来世人的非议吗?”李恪的心思有些乱了。
他不知道李承乾突然问他这个做什么。
“什么非议,你又不是唯一一个。”李承乾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以后李唐的宗室封地,都会逐渐的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