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禁卫军 > 第322章 对话孙再芝

第322章 对话孙再芝

不论是看热闹的,还是能看出门道的,都在用力的鼓掌。

要知道,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到今天1906年11月27日,过去了还不到三年。欧美列强的飞机都还只是框架,很多还需要从山坡上向下滑行,摸索操控方法,但是此时此刻,视线里的飞机,正在天空中飞行,规规矩矩地转圈。事实上,能规规矩矩地转圈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

17分31秒,运-1的两个前轮触地,平稳降落。21分15秒,歼-1的两个前轮触地,平稳降落。应该还可以继续飞行,但是试飞员为了安全起见,见好就收,提前降落,真的不敢对farm-1.14型活塞式发动机指望太多。

三个方向,三架电影机的镜头里,人群涌向飞机,包围了飞机,触摸飞机,有些人甚至把脸贴在飞机上。有些人特意走到电影机正前方,希望能让自己走进镜头,留下珍贵的影象,既然不允许拍照,就只能多往电影机的镜头里凑一凑了。

德国军工专家们更是主动站成三排,强烈要求把他们拍进去,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孙再芝等20人管理团队也站成一排,等着电影机把他们拍进去,能在特区自己制造的飞机前留下纪念,也是无比自豪的事情。

戈辉并没有掺和,和陈妮儿、刘文涛两口子站在一起,远远地看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今天上午的试飞非常成功,拖拉机把飞机拉走的时候,仿佛有一根绳子栓在了德国军工专家们的身上,他们也跟着走了。

孙再芝带着20人管理团队走过来,都是熟人,寒暄客套少不了。

奕匡、载洵、张翼,都过来拱手祝贺,奕匡更是感叹:“一步快,步步快,朝廷真是拍马难及啊!”

戈辉一边拱手,一边说道:“我们和欧美列强几乎是同时起步,我们没有被落下。未来,还有可能会超越。”

奕匡不相信能够超越,所以他只是一笑而过,不作评论。

文渊阁大学士张翼向戈辉拱手:“恭喜啊!与有荣焉啊!”

“特区的成就,属于全体国人。”戈辉说道。

“对了,关于你大婚的事,我们确定了三个方案,这两天就送到你那里,”张翼说道。

关于戈辉与伊娃的婚事,戈辉委托了学识渊博的大学士张翼,由张翼团队全权负责,负责具体的仪式方案,负责与德国皇室接洽。

“好,不过,关于这些,我也不太懂。”戈辉坦言道:“你们要快一点,德国人看完飞机和坦克,差不多有一部分人就要回去了,你们正好和他们一起去德国。”

“我们已经与德国人确定了出发日期,时间上没有问题。”张翼说道。

“那就辛苦德羽先生了。(张翼字德羽)”戈辉再次拱手。

“我是特区20人管理团队之一,这算是我的份内之事。”张翼客气道。

书同文、黄明礼、夏洛,虽然三人已经退出禁卫军现役,但在他们三人心中,戈辉是他们永远的总司令,他们永远是戈辉的兵。三人动作整齐划一,同时向戈辉行拱手礼,他们不能敬军礼,不能在明面上表明与禁卫军的关系。

戈辉也拱手还礼,看着三人身上的麒麟大衣,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我们就借官营农场的地儿,开个会吧!”宁远提议:“有些事儿,正好沟通一下。”

没人会反对,新的特区政府成立后,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走入正轨,过程中积攒了很多需要戈辉补充表决的事情。

很快,官营农场大会议室里,二十副桌椅被刻意摆成了一圈,圆桌会议模式是在20人管理团队成立时戈辉强推的,代表二十人是平等的。

十九人坐成一圈,黄兴的位置空着(特区副长官黄兴随军西征了),写着黄兴名字的桌牌摆在桌子上,戈辉、宁远、孙再芝,三人挨着坐在一起。

孙再芝扭头看向坐在身旁的戈辉,问道:“你先说,我先说?”

“这是特区政府的会议,你先说吧!”戈辉无所谓道。

孙再芝没再推让,直接把三个多月来特区政府的一些悬而未决的议题拿到会上表决,就连解释的步骤都省略了。

这些议题,只要不和戈辉提出的五个坚持相冲突,戈辉基本不会反对,直接同意,但是关于全面改造中东铁路的议题,他有不同的想法。

戈辉说道:“全面改造是终极目标,但不是现在就开始,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军队,还在向西用兵,花钱如流水。全面改造中东铁路,特区财政无法承受,我们要一块银圆掰成两半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