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792毫米口径。我们的792毫米口径子弹,有更远的射程,更优秀的弹道性能,更大的杀伤力,能在更远的距离杀伤敌人。”想了一下,又补充道:“你要明白,子弹就是用来杀人的。”
“总长说的没错,子弹就是用来杀人的,能在更远的距离杀伤敌人,当然非常好。”宁远先是肯定了毛奇的话,然后说道:“但有一点,在没有光学瞄具的情况下,四到五百米,已经是普通士兵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极限了。在这个极限距离,肉眼能观察到的目标,非常非常小,命中目标完全靠运气,或者长年累月的射击经验。普通士并不是每天都练习射击,无法依靠经验射中四五百米的目标,所以说,过远的射程其实意义不大。”
见毛奇总长在皱眉沉思,没有立即开口反驳,宁远追加补充:“当然,加装了光学瞄具,专门用于射击更远目标的步枪除外。我们禁卫军叫狙击步枪,专门用于射杀普通步枪射程以外的高价值目标,使用9毫米x70毫米(03寸x22寸,这里的03寸和22寸都是取整数,抹掉了零头。)的专用狙击步枪弹,有效射程达到1600米。”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先放下射程不谈,可有一个问题,还是无法回避。-精′武/晓`说-徃* ¢追`罪-薪!蟑,洁·”毛奇总长轻轻点头,认可了宁远的说辞,然后说道:“那就是成本,改变口径,需要承受巨大的代价。先前生产的所有步枪和子弹都将不能沿用,准备的可更换零件也将报废,这不是更换一个团或者一个师的轻武器,是整个德军,其代价让我们不能承受。”
“奥斯曼帝国、意大利,他们都做出了决定,向64毫米口径统一。”宁远一脸淡然地说道:“任何改变都不容易,特别是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需要足够的远见和勇气,以及对国家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思考。”
毛奇看着坐在正对面,仅仅27岁的宁远,耸着肩头笑了:“年轻人,你在质疑我缺乏远见和勇气是吗?”质问之后,又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奥斯曼帝国、意大利,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军事工业,他们还没有真正确定步枪口径,他们那是改变吗?他们那是借你们给的机会,正式确定,他们的代价很小。”
“总长误会啦!”宁远立即道歉,认真地说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宁远先自谦为学生,然后继续道:“我也不认为64毫米口径就完全优于792毫米口径。也不否认,德军改变轻武器口径,所面临的巨大代价。”
坐在对面的毛奇总长和列席的其他谈判代表,微微点头,接受了宁远的道歉。其实,就是不接受,也不可能在谈判桌上争吵,毕竟双方不是敌对关系,是接近盟友的关系。
宁远继续道:“但是,我们正处在由栓动步枪向半自动步枪过渡的时代,以后极有可能会出现射速更快的步枪,或许就是自动步枪,只需要抠动一次扳机,就能打光弹匣里的所有子弹。不管列位信不信,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一切皆有可能。从火绳枪到燧发枪,再到栓动步枪,以及现在的半自动步枪,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
“你说的很对,确实如此。”毛奇点头承认宁远说的很对,但他还是不能接受:“但过于遥远的事情,现在还看不见,把现在过好,才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毕竟我们活在当下。”
宁远继续道:“792毫米x57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弹,作为全威力步枪弹,它拥有优异的弹道性能和恐怖的杀伤力,在栓动步枪时代,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步枪子弹。哪怕是进入到半自动步枪时代,792毫米x57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弹,依然是非常优秀的。”宁远肯定了792毫米口径子弹的优秀,因为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毛奇等人再次点头,有几人脸上还露出了笑容,好听的话,谁都爱听。
宁远在这时,开始转折:“优秀的人不一定永远优秀,792毫米x57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弹也是一样。”宁远马上道谦:“请原谅我这样说。”然后立即解释道:“792毫米x57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弹,作为全威力步枪弹,过高的膛压,也代表着过大的后座力。在栓动步枪时代,每射击一次,拉动一次枪栓,重新瞄准目标,对射击精度的影响,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通过训练可以弥补。”
在座的德方代表,轻轻点头,表示认可。
宁远继续:“进入到半自动步枪时代,只需要拉动一次枪栓,就可以连续射击多次,fa-1903-c可以射击20次,连续扣动扳机时,过大的后座力是影响射击精度的,当然,通过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