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民国军火库,抗战我有无限武器 > 第310章 有涝就有旱

第310章 有涝就有旱

"等等!"陈多余从公文包掏出叠油纸,上面画着江家宅院的详细地形图,"江世昌那老狐狸在地下室藏了不少好东西,记得重点搜查东跨院的地窖。-丸?本+榊/戦! +更_欣/蕞-全,"他压低声音,"还有,别伤了账房的周先生,他手里有江家偷税漏税的暗账。"

王二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陈老哥放心,我保证把江家连根刨出来!"

陈多余无奈的笑笑,“这会儿知道是陈老哥了,你还真是现实......”

王莽没管他们凝视着墙上的《全国水利规划图》,江南区域的河道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告诉财政部,从江家罚没的财产,一半用来重建堤坝,另一半..."他顿了顿,"给受灾的孩子们建学堂。"

他本来想说运回北平的,他己经好久都没抽奖了,手都痒痒了,可话到嘴边最后还是改口了,这个时候,哎.......

三个月后,新的河道蜿蜒如银带,坚固的堤坝巍然耸立。王二站在竣工的水闸上,看着清澈的江水缓缓流过。不远处,几个孩子在新开辟的水田里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新修的石桥上晒太阳。

"王长官!"一位年轻人气喘吁吁跑来,"县里让您去参加庆功宴!"

王二笑着摆摆手:"庆功宴就不去了,我得去看看新修的灌溉渠。¨第+一′看,书_枉\ +冕\废?悦-读-"他望向远方,"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

河南,龟裂的土地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连耐旱的小麦都蔫头耷脑。开封城外的王家庄,十几个农民围坐在老槐树下,望着农业专家陈立诚带来的铁疙瘩首摇头。

"这铁管子能浇地?"王老汉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在暮色中明灭,"俺活了六十岁,只见过轱辘井和木水车。"他身旁的汉子们跟着哄笑,唾沫星子溅在陈立诚擦得锃亮的皮鞋上。

陈立诚摘下圆框眼镜,用手帕仔细擦拭:"王叔,这滴灌系统是咱们自己最新研究出来的,一根管子能精准把水送到作物根部。"他铺开图纸,手指在上面比划,"您看,现在河道干涸,传统灌溉浪费太多水,这法子能省下七成。"

"这玩意儿真的这么神?"人群里突然冒出个声音。说话的是村里有名的刺儿头张二混,他晃着膀子挤到前面,"去年县里让种洋棉花,结果棉桃全烂在地里,俺们的种子钱都打水漂了!"众人纷纷附和,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飕¨嗖*晓`税.旺? ,已/发·布-最/歆.璋~結`

陈立诚深吸一口气,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玻璃瓶:"这是上个月在临县试验田取的土样。"瓶子里,一半是干裂板结的黄土,另一半却是湿润疏松的土壤,"用滴灌技术配合新肥,土壤保水能力能提高三倍。"他转向王老汉,"王叔,您家东头那块旱地不是快绝收了吗?让我试半亩地,要是不行,我赔您双倍种子钱。"

王老汉吐掉嘴里的麦秸,盯着陈立诚看了半晌:"中!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坏了俺的地,你得给全村人磕头赔罪!"

第二天清晨,陈立诚带着助手们扛着铁管、工具进了王老汉的地。

张二混蹲在地头,抱着膀子冷笑:"装模作样,等老天下场透雨,看你们咋收场!"

正午时分,烈日炙烤着大地,陈立诚的白衬衫被汗水浸透,手掌也磨出血泡,却仍手把手教村民安装管道。

七天后,管道终于接通。陈立诚拧开阀门,清水顺着细管缓缓渗入土地,围观的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呼。

王老汉蹲下身,用手捧起湿润的泥土,脸上满是不可思议:"这水咋跟长了眼睛似的,专往根儿上跑?"

然而,好景不长。半个月后的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陈立诚。

王老汉举着油灯,满脸焦虑:"陈先生!地里的庄稼蔫了,是不是这铁管子把地咒坏了?"

陈立诚顾不上穿鞋,踩着露水冲进田里。借着月光,他发现滴灌带被人割断,水正汩汩流在田埂上。"有人故意破坏!"助手举着断口处,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

天一亮,陈立诚带着断管来到村里祠堂。张二混缩在人群里,眼神躲闪。"张二哥,这铁管上的齿痕,跟你家修锄头的锉刀纹路一样啊。"陈立诚掏出物证,声音平静根本看不出一点生气的样子,"破坏抗旱设备,按军法要坐牢的。"

张二混也是一时脑热,被这么一吓,扑通跪下:"俺错了!俺就是怕这玩意儿抢了俺们老把式的饭碗..."他抹了把眼泪,"去年种洋棉花赔惨了,俺真怕再上当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