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望着琴键上疾驰的手指就笑了,这家伙倒是不傻,知道斗琴要用跑动来取胜。
可惜,他遇到的是自己。
上一世,他十分喜欢一部叫《海上钢琴师》的电影,电影的主角叫1900,他与著名爵士钢琴演奏家杰立·罗尔·莫顿那段斗琴他百看不厌。
虽然电影中的1900是个虚构人物,但杰立·罗尔·莫顿却可是货真价实的爵士乐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早期爵士最重要的音乐家,也是拉格泰姆(Ragtime)和爵士钢琴转型期的关键性人物。
1900最后演奏的那首《Enduring Movement》,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中的插曲,常用于小提琴独奏,1900展现的单人四手联弹技巧最终打败了傲慢的杰立·罗尔·莫顿。
就是这首《Enduring Movement》,林浩曾经废寝忘食的苦练过半年,而且每天至少要练习10个小时以上,想当年他就是这样的疯狂,不然圈里的朋友也不会叫他陈疯子!
钱晓强的演奏结束了,舞台下先是一阵的肃静,不知道是谁先鼓起掌来,紧接着掌声开始响了起来;只是这掌声并不急促热烈,而是充满了理性的客气,这是一种深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客气。
林浩很理解这些掌声,不管钱晓强人品如何,但这首手指跑动的练习曲他弹得确实相当不错,这个年纪还能达到这种速度和准确度,实属不易!
所以,他也同样给予了掌声。
虽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堆砌,但对于台下这些非专业的观众来说,这种快才会让人感觉很牛逼!
钱晓强站了起来,他的额头已经见了汗,他先是斜瞥了一眼站在钢琴旁为他鼓掌的林浩,然后朝台下鞠了一躬。
很奇怪,他这一鞠躬,反而让舞台下的掌声渐渐停歇,钱晓强直起身脸色涨红起来,他明白了,原来刚才的掌声是鼓给自己那首练习曲的!而当面对自己的时候,这些观众竟然突然吝啬起来。
林浩的声音从音箱里传了出来:“既然钱博士想和我比快,没问题,那就看看咱俩谁的手更快!”说完,他就走到了钢琴前。
剧场内迅速安静,很多观众心里开始忐忑起来,毕竟这小伙子太年轻了,还是个在校大学生而已。年龄、经验、学历,无论从哪一方面比,他和钱晓强都相差了太多太多了。
秦若云和杨仟怡两个人都没有听过林浩弹钢琴,根本就不知道他具体什么水平。
此时秦若云手心里都是汗,她在心里暗骂,林浩你这个笨蛋,上台直接扇几个耳光不行吗?自己都打好招呼了,哪怕把他的牙齿扇掉几颗都没有问题。
可他上去偏偏比什么琴,难道这就是他说的打脸?原来并不是真的扇耳光。
她和杨仟怡对林浩弹琴都心里没底,毕竟这是吃功夫的,他与钱晓强年纪相差太大,这就已经拉开了差距,毕竟人家过的桥都比他走过的路多。
林浩坐在琴凳上做了一个深呼吸,两只白皙修长的手放在了黑白键上...
《Enduring Movement》狂想曲猛然响起——他的两只手就像上下翻飞的蝴蝶一般,几个呼吸之间,两只蝴蝶竟然变了四只。
随后,四只蝴蝶就已经连成了一片,成了一道道的虚影。
如果说钱晓强刚才弹琴的时候,那些音符就像两把机枪同时扫射出来的子弹,那么此时林浩的演奏无疑就像无数把加特林在同时疯狂扫射,密集的音符狂风暴雨般倾泻而出。
整整30秒,一秒不多,一秒不少,林浩以一阵激烈的和弦齐奏结束了这神乎其神的演奏。
剧场里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那些音符仿佛真像是一颗颗子弹全部射中了他们的心脏,每个人都目瞪口呆傻了一样。
全场一片肃静,就连先前偶尔吵闹的小孩子也被父母紧紧的抱在了怀里,有些人的手里还举着手机或家庭DV录像机,此时也是同样保持着刚才录像的姿势一动不动。
林浩最后那一段爆裂的超级和弦齐奏,琴键上仿佛出现了上百只手!此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架钢琴似乎随时会散架,又或者下一秒就都有可能爆裂。
全场依旧悄无声息。。。
钱晓强站在那儿呆若木鸡,大脑中一片空白。
他不敢相信,也无法相信,这怎么可能是樊纲的学生,这段表演绝对秒杀了自己,就像用皮鞋踩着自己的脸在舞台上不停的摩擦。
就在这令人发疯的寂静中,林浩缓缓站了起来,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