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站家门口大哭一场,哭过之后,蒋妈明显感觉到心里没有那么沉重了,她笑呵呵拿上钱包往菜市场去了,蒋遥则留在家好好睡了一觉。
这一觉,她睡到了傍晚,醒来便闻见了饭香。
熟悉的菜肴,熟悉的房间,她从床上坐起身,目光一点点扫过房间,她能感觉到,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那块石头已经消失了。
最后,她的视线落在窗边书桌上的立式相框。
照片里的两姐妹,一个站着,一个半蹲着。
站着那个,差点摔倒,仍然笑容洋溢,阳光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蹲着抱她腿的那个,胳膊圆滚滚,瞪着大眼睛,龇牙咧嘴,好似使上了吃奶的力气,誓要把姐姐抱起来才罢手。
“小遥,出来吃饭了!”蒋妈在外面喊道。
每天吃过晚饭,母女俩照例一起出门散步。
蒋遥这么多年没回来,很多街坊邻居都不认识,但蒋妈前几年就搬回来了,每次出门散步走不了多远就会碰见熟人,有时碰到聊起兴了,蒋遥在旁边也闲得无聊,就趁她们不注意的时候先溜了。
这天晚上,蒋遥又先溜了,又不想这么早回家,索性自己到处逛逛。
县城外面有条河,绕着河边走一圈,至少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绕一圈走回家时间刚刚好。
蒋遥穿过巷子,特意往河边去,那边晚上没什么人,清净。
到了河边,她注意到远处桥上有人,像在钓鱼。
那人的身影,她越看越熟悉,不过大晚上的,她也不好过去打扰别人钓鱼,于是绕开那座桥,开始往回走。
第二天还是散步,那个人依旧在桥上钓鱼,她这次走过去了,却发现钓鱼的是郑珣。
她有些惊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视线扫过地上的塑料桶,里面倒是有几条小鱼,旁边地上放了个黑色背包,鱼杆架在桥两边的护栏上,远处河面漂了个夜光浮漂,像是真的在正儿八经钓鱼似的。
郑珣靠在护栏上,盯着河面,语气不咸不淡:“昨天。”
蒋遥想,原来昨天看到的那个就是他。
她忍不住多问一句:“不过年不过节的,你们也放假?”
她可记得市局刑警队全年无休,难不成是连环案结束了,所以特意放假让他们回家休息?
“嗯。”依旧不咸不淡。
蒋遥看他弯腰在背包里翻找什么,又说:“我听叔叔阿姨说你很少回来,怎么这次突然回来了?”
郑珣从包里抽出一个折叠板凳,轻车熟路打开,放在蒋遥脚边:“坐。”
蒋遥低头,看他坐在另一张折叠椅上,两条长腿像是没处安放,半伸出去。
他说话的时候也看着河面,冷漠又疏离。
故意摆出这副样子做什么?
跟谁稀罕打招呼似的。
蒋遥摇了摇头:“你慢慢钓,我先走了。”
说完,她转身离开,走出没几步,她回头看了一眼,看到郑珣仍然望着河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之后每天这个时间,她散步散到这里都会看到郑珣在钓鱼。
不仅如此,自打那天碰见后,她就经常碰到他。
超市,马路边,公园,楼道里。
偶尔也会听到蒋妈说起他,每当这时她总会打断,让蒋妈别提关于他的任何事。
一般来说,邻里之间见到了打声招呼都很正常,但郑珣每次都只冲她点一下头,然后就直接走过去了。
要是她主动打声招呼,问他怎么还不回南城,他就会用那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她。
蒋遥后来碰到索性也不打招呼了。
他点头,她装瞎。
日子过得飞快,一过就是一个月。
蒋遥憋不住了,特意找了个他快去钓鱼的时间到桥上等。
晚上八点左右,郑珣背着鱼杆过来了,看到她,倒不惊讶,只是又掏出那张折叠椅,打开,递过去,问:“坐吗?”
蒋遥这次点了头,伸手接过来:“坐。”
沉默了十分钟,郑珣终于开了口:“好看吗?”
说这话时,他盯着河面,懒懒散散地靠在椅子里。
他今天带的这把椅子比较大,两条腿可以完全伸直了搭在上面,再看蒋遥屁股底下的那个小型折叠椅,一对比,就显得矮人一截。
蒋遥坐直了身体:“什么?”
郑珣转头看他,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