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 > 第252章 越级提拔

第252章 越级提拔

日元、米元和其他纸币全部通过杰斯转存到山城的米国花米银行,再在米国转为黄金,继续存储在银行。这可把杰斯高兴坏了,这可是五千多万米金,他能提成多少是可以算出来的。他真是觉得自己这辈子遇到了贵人。

对于伽兰德步枪,刘铮进行了重新修改。他把子弹改为7.92*57的毛瑟通用子弹,只是修改了枪膛,并且将枪管略微加长三厘米,厚度增加了两丝。这样一来,子弹的通用性大大提高,让后勤减少了很大压力。从国外新加工的枪管运回来后,刘铮专门对修改过的半自动步枪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用7.92*57子弹,在一千米的射击准确性和毁伤概率,丝毫不比7.92*63的子弹差,甚至准确性还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加长了枪管的原因。刘铮认为,没有必要采用7.92*63子弹,再多增加一种子弹,只会给后勤造成负担。虽然在成批量定制枪管前已经进行过试验,但小批量试制和大批量生产毕竟是两码事。只有大批量生产的数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杰斯受军工复合体的委托,拿过来十挺1930式刘易斯轻机枪,十挺1921式12.7风冷式勃朗宁重机枪和十门2式60迫击炮,免费给刘铮的抗日自卫军试用。2式60迫击炮,射程2000码,每分钟18发。在米军中,一个连都有三门60迫击炮。

刘铮并没有看中这种迫击炮的威力。因为他自用的82式80迫击炮,比2式60迫击炮射程远、威力大,每分钟发射的弹药要多出三分之一,优点非常多。但是,他对1921式12.7风冷式勃朗宁重机枪非常感兴趣。

这种口径的机枪,对付鬼子的薄皮坦克估计都没有问题。刘易斯机枪和捷克机枪差不多,也没有什么优势。更何况,现在工厂在加大生产捷克式机枪。没有必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采购刘易斯机枪上。虽然现在捷克式机枪缺口比较大,但他是想通过杰斯让米国闲置设备为他们生产枪管,自己生产零件进行组装生产。炮兵团摒弃了原来的编制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构建。和步兵团一样,炮兵团设立六个营,人数达到了

人。其装备更是堪称豪华,拥有120门75野炮和48门105榴弹炮。这样的配置,即便是鬼子的三个师团也难以企及。而且,炮兵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运输。除了特意留下一个营的驮马,用于野外作业之外,每一个炮兵团都装备有二百辆卡车。其中,一点五吨的卡车作为炮车,而缴获的四吨卡车则用于运输弹药。

那些缴获的鬼子辎重车辆、兵工厂的炮车以及汽车厂的汽车,数量刚好能够满足六个炮兵团的使用需求。无论是在战时运输野炮和榴弹炮等武器装备,还是应对其他情况,都显得绰绰有余。刘铮心中早有打算,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将多余的武器转送到八路军总部,以增强抗日力量的整体实力。

步兵营也进行了全面改进。原来的一营,作为侦察营,如今改组为突击步兵营,专门学习伞降技能,未来将作为团突击部队发挥重要作用。在每个步兵营中,一连被设定为侦察连,而其他连的一排则为侦察排,每个排的一班更是侦察班。刘铮期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筛选出优秀的特战队队员,为部队的精英力量注入新的活力。

各连的第五排被设定为机枪排,装备有辽13式重机枪12挺或者12挺92式重机枪。第六排则为迫击炮排,装备着十二门82式80迫击炮。机枪排和炮排一律参加轻武器考核,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每人都配备相应的武器。在作战时,他们一律随卡车行军。这样的安排,有效地避免了炮兵部队在与敌人短兵相接时,无法自保的尴尬窘境。每营的六连转变为炮连,装备着36门7092步炮和36门37速射炮,极大地弥补了各营重火力不足的弊端。

然而,目前也存在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步兵连现在的补充兵只能使用毛瑟步枪或辽13步枪。这也是出于无奈之举,为了和捷克机枪子弹通用,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现在仿制的伽兰德步枪,还没有正式出厂。据估计,一个月以后,就会每月有五千支以上的产量来供给部队。未来,这种伽兰德步枪将作为替换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狙击枪。虽然目前已经在米国订购了半自动步枪的枪管,但是枪管到货后还需要一个组装过程。

编制完成后,一个营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进行作战。由于原来炮团的人员基本上都被带到了新的编制中,所以各个旅成立的炮兵团很快就能够形成战斗力。所有的炮都采用机械化运输,彻底摆脱了鬼子骡马运输机动性差的劣势。

骑兵旅也进行了扩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