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缓缓驶离码头,宪兵摩托车队在前方开道。\第*一¨看¢书?网¨ ,更′新_最\全^
周正青应寺内寿一的邀请,乘坐了一辆汽车。
此时周正青和寺内寿一坐在轿车后排,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驾驶座,—那位肩扛中将军衔的司机让他不禁挑眉。
“将军。”周正青凑近身旁的寺内寿一,压低声音打趣道:“您的司机都是中将?这排场可比我大多了。”
寺内寿一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洪亮的笑声,震得车窗都微微颤动:“哈哈哈!你小子。。。”他拍了拍周正青的膝盖:“这是川岸文三郎中将,第14师团师团长。
这次他的师团随我一同来的天津。”
驾驶座上的川岸文三郎微微侧首:“鹰崎将军,行车途中不便行礼,还望见谅。”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握着方向盘的双手布满老茧。
“这小子没那么讲究!”寺内寿一笑着摆摆手,突然前倾身子拍了拍副驾驶座椅背:“冈部,别装木头人了!”
副驾驶位上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年军官立即转身。
光线透过挡风玻璃,在他黑框眼镜上折射出锐利的光芒:““鹰崎将军你好,我是冈部直三郎,今后要跟在寺内寿一大人身边做事,请多多关照。?k!a^n+s!h`u~d·i/.·c¢o?m′”
寺内寿一适时补充:“冈部直三郎,少将,以后会是我的参谋长。
华北方面军的组建命令已经下达,你应该知道消息了吧。”寺内寿一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本来决定是这个月底的才施行,但香月清司这个混蛋的事情一出,我不得不提前过来了。”
“我略有耳闻,将军过来当方面军司令,那教育总监的位置怎么办?谁接任?”周正青好奇问道。
“畑俊六,和我同岁,竟然还比我大上个十几天!真是个可恶的家伙!
出身福岛县的武士家庭,其父畑俊藏是明治维新前会津藩的武士,参加过戊辰战争。
他出身虽然比不上我,但本身也是个极其优秀的人,陆大首席毕业,参加日俄战争,还负伤获过勋章。
无家族政治资源支撑的他,完全依赖个人能力和战功晋升上大将的。
当过炮兵总监,干过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哦,也就是川岸文三郎的现在率领的师团。”寺内寿一指了指开车的川岸文三郎。¢微`趣^小!说? \免!费.阅-读¨
“昭和10年还担任过航空本部长,去年他接替因“二二六事件”被整肃的柳川平助,出任台湾军司令官,现在回国接替我的位置。”
“原来是他!”周正青若有所思。
“你认识他?不应该啊。”寺内寿一疑惑的问道。
“不认识,只是觉的他挺厉害的,担任过那么多职务。”周正青感慨般的说道。
“这没什么,我也干过很多职位啊,近卫师团参谋长,朝鲜军参谋长,第五师团长,第四师团长。。。。。”说到这,寺内寿一突然卡住了。
周正青眼睛一亮,立刻打趣般的说道:“说的是呢,我差点忘了,将军昭和八年的时候,可是带着第四师团干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呢!呵呵呵。”
寺内寿一嘴角抽了抽,没好气的说道:“不就是砸了个警察局吗!你在哈尔滨不是还炮轰过警察局,这样说起来,我们两个都差不多。”
“诶,将军你可不要这么说,我炮轰的是华夏人的警察局,你打砸的可是国内的警局,这可比不了。”周正青笑着说道。
“哎。。。。我当时真的必须那样做,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了,竟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了。真是的。”寺内寿一说着,将脸扭向了车窗外。
周正青说的事情,是1933年,日本大阪第四师团与当地警察爆发的一场冲突,其荒诞性和背后的文化冲突使其成为二战日军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被执勤警察拦截并发生口角。
松井以“军人特权”自居,拒绝服从警察管理,双方矛盾激化。
时任师团长寺内寿一得知后,以“维护皇军尊严”为由,直接派遣部队冲击警察所,砸毁设施并殴打警察,事件最终以警察所被迫道歉收场。
事件反映当时日本军方与地方行政系统的权力矛盾,警察作为民事执法者,试图约束军人特权,而军队则以“天皇权威”压制地方治理。
轿车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引擎低沉的轰鸣声在狭小的空间内回荡。
周正青察觉到寺内寿一不愿多谈往事,便话锋一转:“阁下,关于驻屯军的事,您打算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