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覆清:谁又把朕挖出来了! > 第 43 章 发行大新民币

第 43 章 发行大新民币

大新的工商业逐渐崛起,现在也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黄金白银用来交易非常不便利,每次还得在身上带一块蜡和剪刀,而且每次还要称,贸易的金额大的话,还非常笨重。

大新指挥部内。

石达开也清楚,大新现在需要一套全新的金融制度,不过,对于穿越而来的他,并没有什么难度。

“各位同志啊,我们的金融制度要改一下了,金银要退出货币舞台了,我们要印纸币!”

不少人还是有点担心的,纸币,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到了元朝更是夸张,曾经试过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教主,恐怕有点不妥,纸币的话,只怕老百姓不信任!”

“明朝和清朝没有继续沿用纸币,就是因为纸币容易变成白纸,不利于交易!”

不少人还是提反对意见。

而王茂荫听了石达开之后,眼前是一亮,他对当今蓝星的金融制度可以说是相当了解,现在西洲各国都是发行纸币,而他们采取的是金本位制度。

他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可是一首都想为华夏制定一套新的金融制度。

王茂荫举手说道:“非也非也,当今蓝星,发行纸币非常普遍,只要大新设计金本位制,承诺纸币可以任何时间兑换一定量的金银,老百姓自然是愿意使用的!”

如果能兑换金银,那纸币自然是可信的。

“而且,我们现在黄金储备量这么大,我们的新币自然是有保障的!”

听了王茂荫的话,没有人进行反驳。

石达开点了点头:“茂荫同志说得有道理,按照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金银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我们可以以金本位制度来过渡,新设立的纸币就命名为大新民币,以元角分为单位,一元可以兑换15克黄金。”

王茂荫听后这里也是一脸疑惑:“教主,何谓过渡?难道还有更先进的制度?”

“以后我们要采用信用货币政策,不以金银为兑换标准,大新的信用就是货币的基础,黄金产量跟不上发展速度,金本位制后面一定会崩溃的!”

虽然大部分人没听懂石达开的意思,但是王茂荫是完全理解的,他现在最理解不了的是为啥石达竟然在金融领域还有这么高的造诣。

“教主,你说的确实在理,如果需要发行纸币的话,那就需要一个印发纸币的机构!”

“这个机构不仅仅要用来发行纸币,更重要的是对大新金融的监管和调控,这个机构就叫做大新银行吧!”

王茂荫听到这里,激动地站了起来:“教主,建立大新银行和发行大新民币的任务能不能交给我?”

“这个任务,自然非你莫属!”

“领命!”

王茂荫迅速召集了科技院顶尖的金融专家和学者,共同商讨建立大新银行的具体方案。

经过数月的激烈讨论和精心策划,一个完善的蓝图逐渐浮现。大新银行将拥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负责调控国家货币供应量,维护金融稳定。

在选址上,王茂荫选择了京城的繁华地段,一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了银行的总部。

建筑内部设施齐全,设有金库、印钞厂、审计部门等关键机构。大新银行还招募了一批精英人才,包括经济学家、金融分析师、审计师等。

纸币的设计是大新金融革新的关键一环。

石达开也亲自参与了纸币的设计过程,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纸币的样式。

纸币采用优质纸张制作,质地坚韧,手感舒适。正面印有石达开的肖像以及面值等信息,背面则印有大新银行的标志和防伪措施。

大新银行建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纸币的发行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纸币的发行量和面值。大新根据财政状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发行计划。

在发行之前,大新银行对这些纸币展开了极其严密、认真的检验与审查工作,务必保证纸币的品质以及安全性都能达到最高标准。

不仅如此,大新银行同样实施了一连串的举措来强化纸币的防伪性能,坚决杜绝任何伪造或者欺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到了正式发行的那一天,整座京城都被一股热烈欢快的氛围所笼罩着。

市民们兴致勃勃地朝着大新银行蜂拥而去,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兑换刚刚问世的崭新纸币。

相比于其他货币形式而言,纸币具有便于随身携带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使得交易变得更为便捷。

更何况如今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