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石达开军营内。
左宗棠拱手说道:“教主,按照你的命令,为了不损坏京城的建筑,我找了一个可以帮助我们轻松打进京城的人!”
“人在何处!”
“就在营帐外面!这个是是大清太监总管红公公!”
“快请进来吧!”
只见一位手持皮鞭,穿着黑色披风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石教主,久仰久仰!”
“红公公,你好啊!你有何妙计能帮我们拿下京城啊!”
“你让你的士兵乔装打扮一下,到时候我让我的人带你们进城就是了,这个好办!进城后,你们自己想办法开城门让军队进来!”
“那你为啥要帮我们?”
“我和季高是旧相识,还有就是我看你们大新军队顺眼,我老家就是江南的,知道你们在那边干了不少大事!这次我是自愿的,不图回报,明天这个时候,让士兵到东门接应!”
红公公说罢,便转身离开。
石达开看了看这个太监总管,瞧着也是个人物。
左宗棠拱手说道:“教主放心,我这位朋友言出必行的!”
“这个人是什么情况,怎么一首拿着鞭子!”
“他性格是有点古怪,也就是能力太强才当了总管,清帝每天晚上要喝的鹿血都是靠他找来的!”
左宗棠继续说道:“比如,今天他说碰到一个叫杏贞的宫女,一看就不顺眼,说第六感感觉这个人会祸国殃民,就拿鞭子把她抽了一顿,还拿一根大长针,把她扎了一遍!”
“这都行,这宫女不会被扎死吗?”
“不会,他可是中医世家的,扎的时候避开要害,他也是个苦命人,被狗官陷害,才当了太监!”
“等等,你说杏贞?这个宫女姓什么?”
“听他说好像是叶赫……”
垂帘听政、心狠手辣、穷奢极欲、搜刮百姓……一堆词语瞬间涌入了石达开的大脑。
“等进了皇宫,真要见见这个杏贞!”
数天后,大清京城内。
现在兵力己经空虚,曾格林沁到城墙上准备布防,突然,他看到了守城门的两个拿着火枪的士兵,脸色顿时白了。
他意识到,这俩士兵眼神里面充满着杀气,还有这精气神,绝对不可能是是他的士兵。
打了败仗的清兵,现在都是一脸颓废。
别的能装,这精气神是装不出来的。
这说明了什么!头上的辫子是假的,长毛贼己经进京城了!
他一刻都不敢停,急匆匆地跑进宫内。
还有旁边吃了饭给钱的士兵,清军平时都是零元购啊。
更要命的是,宫门前的两位护卫也是满眼的杀气,完了,己经无力回天了!
里里外外都是敌军,水晶马上就要被偷了。
皇宫内。
朝堂之上,众大臣们齐聚一堂,面对着大新军队的压境,他们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清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眉宇间透露出深深的忧思。
“皇上,”穆彰阿缓缓走上前来,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大新军队来势汹汹,我军兵力疲弱,难以抵挡。为了国家社稷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生死存亡,臣斗胆请陛下三思。”
清帝沉默不语,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光芒。
他何尝不知道此刻的困境,但他身为一国之君,怎能轻易言降?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三十万大军败于常山,现在他们己经没有还手之力了。
只能固守城池,而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兵败投降。
穆彰阿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一片议论声。有的大臣赞同穆彰阿的观点,认为投降是避免更大灾难的唯一出路;有的大臣则坚决反对,认为投降会损害皇上在史书上的形象。
清帝沉默不语,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穆彰阿,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穆彰阿所言非虚,大新军队的强大己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就在这时,端华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皇上,臣认为投降并非不可,但是要确保您和百姓的安危。”
端华的话让清帝陷入了沉思。他明白,继续坚守只会让更多的士兵和百姓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会让他的家族在历史上被抹去痕迹。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皇上啊,只要人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我们可以学越王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啊!”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讲得好,谁不想活着,只是体面地活下去需要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