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为自己所用。
可惜计划夭折,并没施行成功。
即便如此,在这里也有3万多人,还有日侨以及以前活跃的影子。
借着这层便利,在双方的边境地带,组建了小型黑市,互通物资。
从鹤岗过去,就是犹太自治州,人烟稀少,乱草横生。
恰恰适合潜伏,以及做一些秘密交易。
将这里定为了远东游击队伍的物资供应点之一,支持鬼子的游击作战。
远东军怒不可遏,连续围剿了多次,作战伤亡达到900余人,仅仅击毙了1700左右的日寇。
小股流窜,危害一方。
远东军司令部,特意过来,向八路请教游击战的玩法,以及反游击战该怎么打。
这种事情该怎么请教呢。
游击战的本质是避开敌军主力,形成骚扰、疲敌,专门对后勤、控制区作乱。
想要玩游击战需要一些合适的条件,其一是有足够的纵深,方便游击人员穿插机动。
如果只有巴掌大的地方,还游击个屁,直接调动主力部队,就能完成剿灭。
其二是要有足够的控制力,控制地方,防止游击兵力隐蔽。
这一点远东军也做不到,外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还有大量的山脉、林区,地形复杂易于游击战,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鬼子往外兴安岭、锡霍特山脉一钻,除非把所有的远东军都调过来,挨着搜查。
要么想办法封锁山区,让小鬼子成野人。
头疼的地方不仅仅是难以围剿,更多是人员的伤亡。日寇拿到了武器装备后,除了最开始的一批人头硬撞击大部队。
剩下的鬼子学会了偷袭,打冷枪。
潜伏起来,在暗中偷袭。
小鬼子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很多人的枪法不错。
再加上三八大盖这款武器,在中长距离上的射击精度不错,被子弹咬肉,非死即伤。
别扯什么威力不够,都1945年了,子弹威力不够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抗战早期可能出现威力不够的问题,后续的子弹优化调整,杀伤力足够惊人。
6.5毫米子弹,绝对满足了战场需要。
调整了作战方式后,老毛子的伤亡数量突破到了三位数,惊动了更多的远东军高层。
偏偏这个时候,火车还出现问题。
后勤供应上的危机,席卷到整个远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