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爷和王阿爹沉默了,孙山说得对,当初送行牙子去读书,也只不过求一个秀才出身。+p?i?n_g+f,a¢n¢b_o~o.k!.~c_o^m,
如果运气好,像主支的哥儿那样,能考个举人出身,再多的也不敢想了。行牙子比想象中的优秀,年纪轻轻就考上秀才了,之后就算一直原地踏步,他们的目标还是完成了。人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孙大人刚才也说了,就算举全家之力,供行牙子到岳麓书院读书,中举的机率也不是很高。孙大人是行样子的老师,向来欣赏行牙子,更想行样子有出息。但事实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勉强。王阿爹点了点头说:“多谢大人的建议。要是没大人,我们一头黑,不知道如何是好。”对比上一任,上上一任父母官。王阿爹对孙山非常的信任。孙山笑了笑说道:“莫要多想,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头必有路,顺其自然。快过年了,更应该开心点。而且嘉行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成为秀才了,咱们更应该高兴。”孙山这么说,王阿爷和王阿爹不由地笑起来了。孙山随后说道:“等会拿两条猪肉回去,我家养的猪出栏了,拿回去吃,尝一尝我家养的猪好不好吃。”孙大力一开始在菜地试验基地养猪,随后转移到水稻试验田基地养猪,足足养了十头。孙山到辰州府时,汪嬷嬷劏了几头大肥猪做腊肉。这不,年关将即,剩下的猪也要劏了好过年。王阿爷和王阿爹送了那么多厚礼过来,回两条猪肉也应的。王阿爷一听,高兴地说:“大人,你家的猪杀了?哎呀,我听外面的人说你家养的猪可好了,头头长肥膘,十足十的大肥猪。不少人还想打听你家是怎样养猪的。”王阿爷浑浊的目光一丝一丝地清亮起来。孙大人种菜种得好,耕田也耕得好,现在连猪也养得好。还有孙大人什么不会的?想不到一个读书人,啥活都会干,真羡慕孙老太爷养了个好儿子。王阿爹也笑着说:“是哩,大人,你家的猪头头长肥瞟,我们就没见过这样肥的大肥猪。哎呀,大人,你真有本事。”孙山连连摇头说:“哪里什么本事,养肥,全靠吃。我家的猪一天三顿,还时不时加餐,不肥都不行。”孙大力嫌弃孙家护卫无所事事,一有空就让他们上山砍柴砍猪草,使得孙家的猪一天十二个时辰嘴巴不停过。加上用米糠,豆饼,鱼料等等混合在一起当猪食给猪吃。因为吃的多,吃的好,猪就长得快,长满肥膘。孙家养猪不是大规模养,所以发猪瘟是相对有难度的。只要清理好猪栏的卫生,猪不会那么容易生病。这么一来,头头猪又白又胖,引来不少围观群众。孙山继会耕田之后,又多出了会养猪的声誉。不少人到猪栏请教如何养猪。等听到“多吃”两个字,瞬间哑然。这么简单的养猪法子谁不懂,问题是没办法让猪多吃。人都不够吃了,哪里还能让猪多吃。众人听到孙大人的养猪全靠吃出来,瞬间不感兴趣了。 觉得这是往他们的伤口撒盐,让他们觉得自个比孙大人的猪吃的还不如。孙山连连喊冤枉。他们来问,自然如实交代。法子就在那,能不能养,孙山也无法控制。昨日孙大力把剩下的大肥猪全杀了。孙山便召集衙门的人,给他们发福利。当然是有编制的才能有。不是他想大小超,而是猪肉有限,如果编外编内全发,孙山家的猪哪里够发。一条肉一些猪下水这样搭着发给下属,让他们感受到上官的无微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上官对他们的慷慨。王县丞拿到一条大肥肉和一个猪心,嘴角抽了抽。说真的,还是真第一次收到上官的福利,虽然这些福利微不足道。但孙大人如此特立独行,王县丞也麻木了。第一次上官给发猪肉,怎么也要感谢感谢:“大人,你家的猪养得好,看看这瞟,多诱人。我阿爹最喜欢吃大肥瞟。”王县丞不喜欢吃大肥肉,但耐不住家里的老头喜欢吃,孙山送的肉也算送到心头上了。孙山笑着说:“喜欢就好。下一年再给你发。”吴主薄收到的是一条五花肉和一个猪肺,心里是非常高兴的,白给的不要是傻子。孙大人虽然吝啬了点,但总归比以前的知县大方。就没有一个知县给送福利的。呵呵,孙大人的猪肉拿回去还能吃上一顿。感谢地说:“大人,你家的大肥猪养的真好,明年一定要养,我等着大人家的猪肉。”